迟子建的散文有哪些

极地旅行网 2023-08-07 22:11 编辑:admin 277阅读

一、迟子建的散文有哪些

女人的手 迟子建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也不错哦)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一般来说,女人的手都比男人的要小巧、纤细、绵软和细腻。不是常常有人用“纤纤素手”、“十指尖尖如细笋”来形容女人的手吗?

旧时代女人的手真正是派上了用场。纺织、缝补、浆洗、扯着细长的麻绳纳鞋底、擦锅抹灶、给公婆端尿盆、为外出打工的男人打点行装、洗尿布等等,真是不一而足。当然也有耽于刺绣、抚琴而歌、拈扇捕蝶的小姐的手,但那不是大多数女人的手的命运,所以也就略去不计了。

女人的手虽然备受辛劳,但很奇怪它们总是保持着女性的手应有的本色,灵巧而充满光泽。看许多古代的仕女图,画得最美的不是眼睛和嘴,而是那一双双安然垂在胸前的手。它们光滑美丽,像玉一般荧荧泛光。几百年过后,再看那画中的女人,只感觉那手充满灵性地又要动起来,仿佛又要去挑油灯的灯花,又要撩开竹帘看一眼她屋里的男人,又要到河边去竜竜窣窣淘米一样。

女人的手是经久不衰的。

现在的女人不必那么辛苦了。但是她们照例要下厨房,要照顾小孩子。她们仍然要洗衣、淘米、切菜、站在煤气灶前将葱花撒到沸油中爆响。若是她们有好心情,她们还要编织毛衣、裁剪、布置居室等等。她们用手使屋子一尘不染,连窗台上莳弄的花卉的叶片也纤尘不染,家里的空气真正是透明的。女人在忙碌这些的时候就丢掉了一些时光,她们的额头和眼角会悄悄起了皱纹,发丝的光泽不似往昔,但她们的手却仍然有别于男人,即使粗糙也是一种秀气的粗糙。

于是我便想,女人的手为什么不容易老呢?我想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们经常接触蔬菜水果、花卉植物和水的缘故。女人们在切菜的时候,柿子那猩红的汁液流了出来、芹菜的浓绿的汁液也流了出来、黄瓜的清香汁液横溢而出、土豆乳色的汁液也在刀起刀落之间漫出。它们无一例外地流到了女人的手上,以丰富的营养滋养着它们,使它们新鲜明丽。女人的手在莳弄花卉和长绿植物时必然也要沾染它们的香气和灵气,这种气韵是男人所不能获得的。女人大都爱水,米浆、洗衣水的每一次浸泡都使得手获得一次极好的滋润。

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女人都下厨房。可是不下厨房的女人有味道吗?

女人的手不容易老的另一个原因,我猜想是因为眼泪的滋养。女人爱哭,很少有人会任泪自流到脖颈衣襟而不管不顾,也很少有人会像古典小说中的女人一样拈着手帕擦泪,女人哭起来大多是“鼻涕一把泪一把”,手也就适时而来,一把一把地在脸颊擦个不停。眼泪是一个人的精华,它只有在人极度悲伤和高兴的时候才夺眶而出,它对女人的手的滋养肯定不同凡响。泪水在手的表皮上慢慢地透过毛细血孔浸透在人手的内部,这时悲哀也就随之化解,青春和希望的力量在渐渐回升,女人的手经过泪水的洗礼变得更加有活力。

以上我所揣测的两点,最好不要被医学专家看到,不然便免不了要深究我犯了如何如何的常识错误,我可不想唇红齿白地对簿公堂。何况,我对一些常识性知识的千年不变总是深怀恐惧和疑虑。

不去说它了。

忘了哪一年在一本书上看到,女人在临终前比男人喜欢伸出手来,她们总想抓住什么。她们那时已经丧失了呼唤的能力,她们表达自己最后的心愿时便伸出了手,也许因为手是她们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语言,于是她们把最后的激情留给了手来表达。

我现在是这样一个女人,我用手来写作,也用它来洗衣、铺床、切蔬菜瓜果、包饺子、腌制小菜、刷马桶。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把双手陷在他的头发间,抚弄他的发丝。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临终前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伸出了手,但愿我苍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爱的人的手。

二、奥秘与奥妙的区别?

奥妙 : ào miào 深奥微妙:不知其中奥妙。 奥秘 :(Mystery) ào mì 深奥而神秘:大自然奥秘无穷

三、罗瓦涅米的简介

芬兰北部城镇。位于欧纳斯河口、凯米河右岸。在奥卢北160余公里,北极圈在其偏南处通过。人口3.1万(1981)。城建于1929年。是木材输送和皮革贸易中心。有飞机场。是罗瓦涅米到伊瓦洛和佩琴加(俄罗斯)北极公路的终点。冬季旅游中心之一。每年在此举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冬季运动会。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毕省省会,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也是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二战期间 这座城市遭到严重的破坏、曾被夷为平地。

战后,按照芬兰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 Aalto)的规划进行重建.据说 阿尔扦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市内随处可见阿尔托当年设计的建筑,如拉毕大厦和图书馆。90年代初修建的北极中心(Arktkum House)向游人展示了拉普兰地区土著居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 以及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 现已成为来北部观光游客的重要参观地点之一。

罗瓦涅米是教育、商业和行政中心,有欧盟最北部的大学--拉普兰大学。该市季节独特,可以体会到真正的冬天和不夜的夏日。在冬季和春季有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冬泳、滑雪和滑冰等活动,夏天可以徒步漫步、划独木小舟或在篝火旁享受极昼,秋天可以在落叶中散步及欣赏极光美景。世界唯一被联合国认可的圣诞老人村就位于罗瓦涅米。

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旷野,质朴的民俗,使这里成为世界上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一片未被污染和破坏的土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用具有独特民俗风格的服饰穿戴。自古以来,拉普人的祖先就以捕鹿/养鹿为生,驯鹿对这个少数民族的生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鹿肉、骨髓、鹿血和鹿奶是拉普兰人的传统食品。传统的赛鹿节上要属驯鹿王之赛最精彩。还有套鹿比赛,这是拉普兰人从小都能掌握的扔套索技术的竞赛。

进入冬季,纷纷扬扬的漫天雪花悄然飘落下来,大地披挂上洁净的银装。天际边,时常还可以看到神奇壮观,五彩缤纷的北极光。不规则光束变幻莫测,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之久,然后突然间神秘地消逝。绚丽多彩的北极光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颇为壮观。在这里,您还可自费选择各种雪地活动,比如狗拉雪橇、驯鹿拉雪橇、雪地摩托。在雪地里搭起帐篷,点起篝火,尽情的享受着纯美宁静的大自然所赋予人们的独特风光

罗瓦涅米被称为圣诞老人的故乡,闻名世界的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市郊边缘处的北极圈上,自成一隅。通过高高的牌坊入口,赫然见到一条粗白线横躺地上,写着北纬66度33分。原来这线正是北极圈的分界线,过了这线以北的地方便属于北极范围。不少人在线上跳来跳去。在北极进进出出,到是有趣。圣诞老人村是一组木建筑群,包括有正门的尖顶、餐厅、花圃、圣诞老人办公室、居所、邮局、购物商场、鹿园等。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为快。在圣诞老人村的礼品店里。港客可以买到带有芬兰特点。设计精美的礼品,馈赠亲朋好友。还可以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