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还是飞鸟?

226 2024-01-10 12:24

一、山鸟还是飞鸟?

答案是飞鸟。所谓的山鸟,那就局限于山中的鸟儿,那么其他地方的鸟便不属于此列。而飞鸟,那就是包括所有在天空中飞翔的鸟,也就是全部种类的鸟儿。就如陶渊明在《饮酒》里的那一句:飞鸟相与还,在这里也就是用飞鸟而非山鸟,这便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二、对联远眺千山飞鸟尽下联是什么?

远眺千山飞鸟尽,近观百卉彩蝶围。远眺千山飞鸟尽,近观万户炊烟浓。远眺千山飞鸟尽,近听四季清泉流。

三、千山飞鸟羽绒服怎么样?

1、优点:保暖性强,穿在身上还很轻便。即便是为了保暖效果,将羽绒服做到很厚,只要蓬松度足够的高,一样要比羊毛大衣轻不少。

2、缺点:只要被水大湿,就会缩成一团。户外运动中,汗液会形成小液滴,可能会渗透面料,直接将羽绒给打湿了,这时候羽绒储存空气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多少蓬松度的羽绒也会失去应有的保暖效果。

还有就是羽绒是会钻毛的,尤其是在大量运动之后,长久这样,羽绒含量就会减少,保暖性也会变差。

四、小飞鸟和大飞鸟区别?

大飞鸟是健身房专用健身器材,又名“龙门架”、“拉力训练器”,跟其他健身器材不同,施加在肌肉上的张力恒定,不会因为手臂的变化而变化,选择不同的位置,可以锻炼到腿部、臂部、背部、胸部、腹部肌肉。小飞鸟比大飞鸟占位置要小。

五、陶渊明哪些诗中有飞鸟?

谢邀。

陶渊明现存125[1]首诗中,有22首提到「鸟」字,比例不可谓不高,接近18%

一想到「陶渊明」,想到他的诗,想到诗中的鸟,大众最熟悉的应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联。

「鸟」与「人类」发生联系,一般都是「鸟被捕杀」或「被当作笼中宠物」,失去了自由、生命。恰好陶渊明也借用「鸟」这个意象,表达了类似情感,这些一般都与还、归、树林、高处、飞翔……搭配,映照陶渊明,即我要弃官归隐。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抬头望云,鸟儿在高处自由自在地飞翔;

临水下视,鱼儿在河中自由自在地嬉游;

而我却羁绊在官场,很惭愧,这违背了自己的本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鸟要自由,

我要归隐。

鸟倦飞而知还,

田园将芜胡不归?

袁行霈先生论及陶诗中的「归鸟」意象:

陶诗中屡次出现归鸟意象,如《饮酒》:「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日入群动息,鸟趋林鸣。」《咏贫士》:「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此皆渊明自身归隐之象征。[2]

注:下列出现的带「鸟」的句子,都不能仅据此两句而分析陶渊明的用意,需要联系「整首诗」,切忌「断章取义」。

(1)《停云》:

偏偏飞鸟,息我庭柯。

(2)《归鸟》:

翼翼归鸟,载

(3)《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羁鸟旧林,池鱼思故渊。

(4)《于王抚军座送客》:

暮来,悬车敛馀晖。

(5)《岁暮和张常侍》: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6)《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7)《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8)《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

(9)《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10)《饮酒二十首·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11)《饮酒二十首·其五》: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2)《饮酒二十首·其七》:

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13)《饮酒二十首·十五》: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14)《饮酒二十首·十七》:

觉悟当念鸟尽废良弓。

(15)《饮酒二十首·二十》: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16)《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17)《拟古九首·其四》: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18)《咏贫士七首·其一》:

朝霞开宿雾,众相与

(19)《咏三良》: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20)《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21)《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22)《读〈山海经〉十三首·十二》:

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

相关回答:

  1. 为什么陶渊明不写菊花源记?有什么典故吗?
  2. 真实的陶渊明?
  3. 如何理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中“自汉代以来,遁迹岩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向仕途的捷径。”一句?
  4. 古人的「隐士情结」?

【往期回顾】

六、飞鸟定律?

鸟类的身体外面是轻而温暖的羽毛,羽毛不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使鸟类外型呈流线形,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于飞翔,飞行时,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豉动气流,就会发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其次,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解剖鸟的身体骨骼还可以看出,鸟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身体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骨骼的这此独特的结构,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第三,鸟的胸部肌肉非常发达,还有一套独特的呼吸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鸟类的肺实心而呈海绵状,还连有9个薄壁的气,在飞翔晨,鸟由鼻孔吸收空气后,一部分用来在肺里直接进行碳氧交换,另一部分是存入气,然后再经肺而排出,使鸟类在飞行时,一次吸气,肺部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这是鸟类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了鸟在飞行时的氧气充足。

另外,我认为在鸟类身体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机能的构造,都趋向于减轻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

鸟类的翅膀是它们拥有飞行绝技的首要条件。在同样拥有翅膀的条件下,有的鸟能飞得很高,很快,很远;有的鸟却只能作盘旋,滑翔,甚至根本不能飞。由此可见,仅仅是翅膀,学问就不少。

鸟类翅膀结构的复杂性,决不亚于鸟类本身的复杂性。如果鸟翅的羽毛构造,能巧妙地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当它们作上下扇动或上下举压时,能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飞行;羽毛构造合理,能有效的减少飞行时遇到的空气阻力,有的还能起到除震颤消噪音的作用。各种不同种类的鸟在各自翅膀上有较大的区别,这样一来,仅仅是翅膀的差异,就造就了许多优秀与一般的“飞行员”。

国家的一些二级保护动物,雄性体重超过14千克,身长达120厘米,翼展长度达240厘米。

再比如说,翼展为2.3米的军舰鸟,通常在海岸160公里的海上飞行,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看了前面的内容,也许有人会问,仅仅是翅膀就可以飞行了吗?不,把鸟类送上蓝天的还有它们特殊的骨骼。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中空,质轻。据分析,鸟骨只占鸟体重的5%~6%;而人类骨头占体重的18%。由于骨头轻,翅膀极容易带动起来,加上鸟体内还有很多气囊与肺相连,这对减轻体重,增加浮力非常有利。

这些优越的条件毫无疑问让鸟类拥有飞行绝技,使它们在另一个生存空间施展本领。但是,我认为,鸟类能飞上蓝天,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只是人类到现在还没有发现。

七、飞鸟画法?

步骤/方式1

先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头部,然后再画出头部上面的羽毛和嘴部

步骤/方式2

再在小鸟的头部上面再画出小鸟的眼睛

步骤/方式3

在头部下面再画出小鸟的一只翅膀,然后再画出翅膀上面的羽毛

步骤/方式4

再画出小鸟的身体,然后再画出小鸟的另一只翅膀

步骤/方式5

最后在身体的后面我们再画出小鸟的尾部,这样一只简单的飞鸟就画好了

八、飞鸟文案?

1、鸟儿飞不远了,天空变得低了。感慨为了天空的鸟儿,也为了天空下的我们。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即使我们有一对能够触天的翅膀也要退化了。那时落满一地的羽毛将被风吹散,同时吹散的还有我们年少轻狂时做的梦。

2、天上有白云,同样也有飞鸟。当鸟儿轻盈的翅梢划过天空,天空却仍是一脸安详。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悄悄的鸟儿,只是天空的一位过客,它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就在它展开的翅膀下,就在那凌云腾空的壮志里

泰戈尔飞鸟集中的经典语句!!

飞鸟集选段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知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长相厮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知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长相厮守, 而是明明无法停止对你的想念, 却要装作对你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停止对你的想念, 却要装作对你毫不在意。

而是以一颗冷漠的心 为深爱自己的人 挖掘无法跨越的鸿沟 您的阳光对着我的心头的冬天微笑, 从来不怀疑它的春天的花朵。

九、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描述?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好,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出处:魏晋时期陶渊明的《饮酒 其五》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十、你当像飞鸟飞往你的山作者生平?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她生在一个奇特的家庭,父亲不让孩子上学和就医,17岁前,她像小兽一样生活在大山里的破铜烂铁垃圾堆旁,一天学校都没上过,她通过自学考上大学,成绩优异。

2014年取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8年,出版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019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