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二、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景观与什么带大体平行
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自然景观与纬线大体平行大体平行。
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是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
三、在地上从赤道到两级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经度一度为111千米,赤道到两极的经度是90度,所以是111*99=9990千米
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北极有点尖,是“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是“梨脐”,所以精确的说,赤道到南北极的距离是不相等的,但是差距不大,所以我们学习和做题的时候都忽略不计,按相等的算
四、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什么?
从赤道到两极,两条经线间距离在赤道处最大,由赤道向两极减小。大约在南北纬60°处缩短为赤道处的一半。其他纬度处两条经线间距离为赤道处距离与纬度余弦值之乘积。
夹在两条经线之间的纬线长度是不同的,纬度越高时,中间的纬线长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