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群岛发生6.2级地震,其震感如何?

极地旅行网 2023-08-16 08:52 编辑:admin 115阅读

一、斐济群岛发生6.2级地震,其震感如何?

斐济群岛最近又发生了6.2级地震,震源深度30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18.90度,西经175.95度。 对于斐济群岛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斐济位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图以东,汤加以西,图瓦卢乎掘以南,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很多是无人居住的岛屿。斐济共和国,简称斐济,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大部分是被珊瑚礁包围的火山岛,主要包括维提岛岁悄核和瓦努阿岛,斐济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彩色海水,很多奇形怪状的珊瑚礁,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都是吸引游客的焦点。

斐济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经常遭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22 ~ 30℃。森林面积93.5万公顷,约占运闷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开采价值约25万公顷,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树。有两个金矿,少量铜、银资源,铝土矿和石油资源正在勘探中。

渔业资源丰富,金枪鱼资源丰富,人口为849,000人,其中56.8%是斐济人,37.5%是印度人,大约有8000名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常用英语。斐济是一个太平洋岛国,由332个岛屿组成。因为地处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震带,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至今发生了很多次地震。

据统计2016年5月27日12时,发生6.2级地震。2017年1月4日5时52分,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2017年6月18日6时,发生6.1级地震。2017年8月19日10时,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38.6公里。2018年2月9日19时43分,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550公里。2019年1月27日3时,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590千米。2020年11月11日8时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410千米。2021年 07月03日04时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千米。 

要知道4.0-5.0级地震,建筑物一般不会对建筑物产生破坏,而震级大于等于5.0级的为破坏性地震,部分老房子会出现导墙开裂,当震级大于6级时,一些老房子会倒塌,可以想象6.2级地震对当地造成的破坏力有多大。

震感是相当大的,而且大量财物也受到了损害,人也有伤亡,现场十分惨烈。

当地的震感非常的强烈,因为震源深度已经达到了600km,再加上这里是海岛,所以它的震感非常的强烈。

震感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6.2级的地震也不算小地震,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受伤。

震感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地震的级数还是非常高的,而且当地的人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震动。

二、世界地震带的地理分布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如构造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及板块内部断裂破碎的地带,特别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接触地带。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基本沿着南、北美洲西海岸,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至我国台湾和菲律宾群岛,一直到新西兰。具体是:从南美西海岸安第斯山开始,向南经南美洲南端、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到南乔治亚岛;向北经墨西哥、北美洲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到睁李败日本列岛;然后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到悉颤雅浦岛;另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我国台湾、菲律宾到苏拉威西岛,与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汇合后,经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斐济岛到新西兰。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20世纪末以来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尤为活跃。

(二)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穿过中亚细亚,到喜马拉雅山地区,经我国横断山脉,缅甸,直抵印度尼西亚西部,又称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全长20000多千米。该带集中了世界15%的地震。

(三)洋脊地震带

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扰茄和大西洋洋中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

此外,大陆内部还有一些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等。

三、厦门海沧位于那个地震带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与俯冲带地震地质条件不同,它处于板块内部,区域内发育有长诏和滨海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以及九龙江下游北西向 活动断裂,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厦门受到多次周边强震的影响,且厦门距离台湾强震高发区较近,厦门市民感受到的不少地震震感,大都 是来自台湾。

那最近一次震中位于厦门区域的有感地震是什么时候?这要追溯到2008年。2008年7月5日9时36分23秒,厦门与龙海交界处发生4.4级地震,厦门和漳州震感强烈,泉州和龙岩震感明显,震中未见破坏。当天,又出现多次余震,最大余震为2.6级。

也就是说,昨天的3.2级地震,是自2008年7月5日的4.4级地震以来,首次发生在厦门境内的有感地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