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洞石是怎样的?
门洞石是一种用于卫生间和厨房门口的门槛石,最“官方”的功能就是阻挡水流到外面来。过门石的挡水效果非常好,如果没有做到干湿分离的卫生间,通常地面高度会比其他空间低一点。这就会导致卫生间地面水多的时候,水容易从侧面渗透到相邻空间的地板或地砖底部。这时候在门口做一个门槛石,比卫生间地面略高,有效阻挡水流淌到外面。
门槛石常用的石材材质是大理石、人造石和花岗岩等。如果希望有质感一些,比较建议选大理石或人造石;对耐磨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选花岗岩。门槛石的标准尺寸为800mm*150mm。
二、吴昌硕是哪位名人?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
前期得到任颐指点,后又参用赵之谦画法,并博采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
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主张“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有《缶庐集》。
三、闹市读书是哪位名人?
毛泽东
是毛泽东。 转摘: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在长沙读书时,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什么是闹市,也就是街上最热闹的地主,譬如说我们成章街头的菜市场,他每天都坐在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
四、投桃报李是哪位名人写的?
最早出自〈诗经〉原文:木瓜 (诗经.卫风)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之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五、眉中点红是哪位名人?
是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古龙武侠小说《楚留香传奇》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人物。由薛笑人一手养大,武功也从他身上习得。
传说中,一点红是天下索价最高,出手最狠,最有信用的杀手。前代天下第一剑客李观鱼曾评价他的剑法自成一格,本可和薛衣人薛大侠争一日之短长,只可惜他为人偏激,行事也太毒辣,是以剑法不觉也走入了邪路,而邪难胜正。
六、荆州是哪位名人的故乡?
荆州是屈原的故乡,端午节吃粽子,思念纪念屈原的
七、石湖居士是哪位?
石湖居士指的是范成大。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及文学家,早年号此山居士,晚年号石湖居士。范成大著有《石湖集》、《揽辔录》等作品。
八、康巴什是哪位名人故乡?
康巴什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故乡
九、摩根?弗里曼是哪位名人?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1937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毕业于洛杉矶社区大学,美国演员、导演[1]。
1967年,出演百老汇歌舞剧《我爱红娘》,这是首次参加正规戏剧演出。1968年,凭借《哈罗多利》声名鹊起。1976年,出演首部电影作品《谁说我不能驾驶彩虹》。1987年,凭借《黑狱风云》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两项提名。1989年,凭借电影《为戴西小姐开车》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2]。1994年,凭借《肖申克的救赎》第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3]。2005年,凭借《百万美元宝贝》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4]。2010年,获得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5]。2021年7月,凭借《柯明斯基理论》获第73届艾美奖喜剧类剧集最佳客串男演员提名[6]。2022年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摩根·弗里曼登台表演。[
十、馄饨是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馄饨是纪念西施的。
春秋战国,吴王夫差打败越国,生俘越王勾贱,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特别是得到了绝代美女西施后,更加得意忘形,终日沉湎歌舞酒色之中,不问国事。
这年冬至节到了,吴王照例接受百官朝拜,宫廷内外歌舞升平。不料饮宴之中,吃腻山珍海味的他竟心有不悦,搁箸不食。
这一切西施全都看在眼里,她趁机跑进御厨房,和面又擀皮,欲做出一种新式点心来,以表自己的心意。皮子在她手中翻了几个花样后,终于包出一种畚箕式的点心。放入滚水里一氽,点心便一只只泛上水面。她盛进碗里,加进鲜汤,撒上葱、蒜、胡椒粉,滴上香油,献给吴王。吴王一尝,鲜美至极,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这为何种点心?”西施暗中好笑:这个无道昏君,成天浑浑噩噩,真是混沌不开。听到问话,她便随口应道:“馄饨。”
从此,这种点心便以“馄饨”为名流入民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