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鸟灭绝的原因?
渡渡鸟是被人类的胃灭绝的?No!
1598年9月,荷兰商船阿姆斯特丹号因遭遇风暴,被迫漂移到今天的毛里求斯岛。登岛的船员第一次看到了渡渡鸟。几十年后,曾经遍布毛里求斯岛的渡渡鸟完全消失了。有人因此推测:是当年的那批船员发现渡渡鸟的肉好吃,然后告诉了其他人,人们因此纷纷来一饱口福。不会飞的渡渡鸟因为无处躲藏,最后统统进入了人类的肚子。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人找到了当年一名船员的日记,上面明确写着渡渡鸟的肉实在太粗糙了,煮不熟只能将就着吃,而且油很多,没吃多少就会感觉非常腻,再也吃不下去了。
我们知道,在电冰箱出现前,船在大海上航行时,如何给食物保鲜始终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船员很多时候不得不靠过期甚至有些腐烂的食品来充饥。中国有句古话叫“饥时糟糠甜如蜜”,阿姆斯特丹号的船员已经在海上漂泊了三周,按理说新鲜的鸟肉对于他们绝对算得上极品美味,至少也应该不难吃才对。可渡渡鸟的肉,却被这些饥肠辘辘的船员定义为“没法吃”,糟糕程度可想而知。
既然渡渡鸟的肉不好吃,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在被人类发现后几十年就迅速灭绝的呢?
考古学家在毛里求斯岛上发现了大量家猪的骨头。考虑到猪的杂食性问题,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家猪中的一部分摆脱了人类的控制,成了岛上的自由动物,开始跟渡渡鸟争夺地盘和食物,并且开始吃渡渡鸟产在地面上的蛋。
在人类到来前,毛里求斯岛上从来没有大型的哺乳动物,所以渡渡鸟在面对突然出现的家猪时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产下的蛋被一个个吃掉,领地一处接一处地被霸占。渡渡鸟的数量因此急剧减少,而人类对森林的砍伐也让它们失去了基本的生存环境,最终走向了灭绝。
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博物馆拥有完整的渡渡鸟骨架
但另一些考古学家却在毛里求斯岛的南部发现了截然不同的证据:在一个很大的动物墓穴中,有大量渡渡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骨骼,但却没有家畜的踪迹。发现者由此提出了新的观点:如此多的动物死在一起,它们很可能是遭遇了龙卷风或洪水之类的天灾,而当时人类和家畜还没有来到这里。也就是说,人类的到来只是加速了渡渡鸟的灭绝,并不是主要原因。
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个更准确呢?让我们从渡渡鸟灭绝的时间上找找答案。
目前,关于渡渡鸟的灭绝时间共有三个主要说法:1662年、1681年,以及1688年到1715年之间,即便是按照最远的时间算,渡渡鸟从遇到人类到灭绝,也仅仅过了不到120年。而这短短的时间内,正好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开始进入毛里求斯岛的时间。由此可以推断,外来物种确实对渡渡鸟的灭绝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于说龙卷风和洪水,虽然破坏力很大,但要说能成为一个物种灭绝的主因,就不免有些夸大其词了。而且研究发现,渡渡鸟实际上是东南亚一种鸽子的近亲,它们在几万年甚至更久以前就到了毛里求斯岛。那么,谁又能保证此前渡渡鸟没遭受过天灾呢?
渡渡鸟都是肉球身材?No!
说完了灭绝,让我们换个轻松点的话题,谈论一下渡渡鸟的身材。
在传统的绘画作品中,渡渡鸟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描画成拥有肉球般身材、臃肿肥胖的鸟,而这样的形象也非常深入人心。
左:1602年荷兰海员所绘渡渡鸟 右:1646年经过艺术处理的渡渡鸟(图片来源于化石网)
但是在当年荷兰船员的画中,渡渡鸟却十分修长,甚至有些骨感。同一种动物为何会被画得如此大相径庭呢?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科学家Kitchene曾在上世纪90年代,用零散的渡渡鸟骨骼进行称重,然后以鸽形目鸟类的体重为参考,推算出渡渡鸟应该在10.5—17.5公斤之间。
不久前,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昂斯特率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收集到的75块渡渡鸟腿骨进行测量后,认定渡渡鸟的体重在10公斤左右。
但马上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股骨比腿骨重,应该用股骨估算才更准确。来自里昂大学的古鸟类学家Louchart认为:鸟类的体型在岛屿上会呈现极端化发展,要么很小,要么很大,最大的渡渡鸟体重应该在18公斤。
虽然存在争议,但从几次研究的结果不难看出,科学界认定渡渡鸟的体重在10到18公斤左右,即便是按照最低值算,渡渡鸟都完全算得上大型鸟了。当然,个大不等于肥胖,就像现在的鸵鸟,虽然体型巨大,但却丝毫不给人以肥胖笨重的感觉。专门负责研究渡渡鸟的科学家认为渡渡鸟长有一双粗壮有力的双腿,行动非常迅速。至于那些被画得肥胖的渡渡鸟,很可能是作者受到了当时画风的影响故意为之。因为当时的欧洲人喜欢将家畜等动物画得丰满一些。
毛里求斯的国鸟为什么仅被发现100年后就灭绝?
提起非洲,很多游客总是想到满大街的黑人、大沙漠和丛林,或者想到埃及的金字塔,其实非洲也有一些迷人的海岛,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毛里求斯就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这个岛国的面积只有2040平方公里,不过火山地貌相当独特,海湾风光迷人。
毛里求斯岛曾经生长着一种笨拙的动物,看起来像鸟,但又不会飞,大约被人类发现100年之后就灭绝,原因至今成谜。
毛里求斯远离非洲大陆,距离南亚次大陆也有一段距离,是印度洋上的孤岛。十六世纪以前,这座小岛荒无人烟,一开始葡萄牙人来到了这里,看到一群飞腾的蝙蝠,直命名“蝙蝠岛”,直到1598年荷兰人登岛后才把它叫做毛里求斯,也正是这个时候,体形肥胖、翅膀短小、双腿粗壮,形象蠢萌,行动缓慢又不会飞行的渡渡鸟被发现。
这种鸟的体重可达23公斤,相当于成年孔雀的四五倍。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渡渡鸟以前是会飞的,由于在岛上没有什么天敌,食物取之不尽,它们的飞行功能慢慢退化。
渡渡鸟滑弯吵大约在1690年前后灭绝,不过毛里求斯人非常喜欢这种笨拙的动物,把它们定为国鸟,只是现在的毛里求斯人,没有一个见过这种动物,它们的形象存在于博物馆和各种工艺品里,成为毛里求斯的旅游名片,每年都有游客慕名前来探秘。
到毛里求斯旅游,发现大至商场、酒店,小至小店里都有渡渡鸟相关制品。传说渡渡鸟是被登岛的荷兰人吃灭绝的,不过有人找到当年一名船员写的日记,他在日记里疯狂吐槽渡渡鸟肉质粗糙,糟糕到没法闹桥吃。在没有冷冻技术的年代,船员漂泊海上,食材本来就很贫乏,有新鲜的肉吃,按道理是非常享受的事情,连他们都认为渡渡鸟极为难吃,可想而知这种动物作为食材是不合格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荷兰人的烹饪方式有误。
据资料显示,相关人员在研究毛里求斯化石地层时发现,渡渡鸟的生活环境可能在自然灾害中遭到破坏,另一个说法是荷兰人带来的动物成为灭绝渡渡鸟的罪信侍魁祸首,殖民者开发海岛时大量砍伐森林,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恶化了渡渡鸟的生活环境,导致它们灭绝。
每个说法看似都对,但谁也没有办法拿出确凿的证据来佐证理论的正确性,关于渡渡鸟的一切,或多或少带有传说色彩。
渡渡鸟灭绝,还和它们的生殖率低有关,这种动物一窝就生产1枚卵,很容易全家再见,如果像清道夫、鲤鱼、非洲鲫鱼和蟑螂一样拥有超高繁殖率,想灭亡很难。
由于远离大陆,毛里求斯相对安静,相对原始、美丽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安排一周时间到这里旅游度假是不错的选择,蓝湾、自然桥、红顶教堂、鸟公园、鹿岛等地都值得一游,找家靠海的酒店,每天在沙滩上晒太阳、看海也很不错。
毛里求斯的生活节奏很慢,岛上没有污染性工业,每天的空气都很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渡渡鸟如果生活在当下,想必就不会灭绝了。
放眼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很多,希望每个人从我做起,尽个人所能保护生态平衡。
旅游攻略:毛里求斯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建议落地自驾游,或租车自驾游,报个目的地一日游或三五天定制游也不错。
在毛里求斯的各大商场都可以买到渡渡鸟纪念品。
其实十世纪就有斯瓦希里人居住。
1598年之前毛里求斯只是一座印度洋上的孤岛,之后荷兰人登岛后开始叫毛型裂高源脊里求斯;近期以来,毛里求斯作为旅游圣地人流量越来越多,国鸟的灭绝,应卜尺该是跟生活环境在自然灾害中遭到破坏有关。
首先就是环境的改变,再有就是人类的肆意砍伐破坏,再有就是这种鸟自身的生殖,一窝只产一个蛋,数量太少
毛里求斯的国鸟是渡渡扮拦吵鸟。被灭绝的原因尚且没被人类解析。有人猜可能是这种鸟儿的生活环境在自然灾害中厅侍遭衡备到破坏,还有人说是国外带来的动物导致鸟儿灭绝。也有人说殖民者在开发时砍伐森林,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它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