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利尼西亚民族比例
大洋洲民族人口最少,只有2900万人。大洋洲一共有14个国家。
大洋洲(Oceania),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位于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大洋洲跨南北两半球,从南纬47°到北纬30°,横跨东西半球,从东经110°到西经160°,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南北距离8000多千米;由一块大陆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无数岛屿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伊里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
二、波利尼西亚原住民
国际土著事务工作组出版物《 2019年土著世界》中的63个国家的分析表明,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格陵兰岛是土著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格陵兰岛因纽特人几乎有90%的人口自称Kalaallit,其他土著人民占比高的国家在南美,中美洲,中非和东非。
法属波利尼西亚由80%的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组成。在这个小岛国中,总共只有275,000人。相比之下,亚洲的土著人口要大得多。从绝对数字上看,中国是土著人口最多的国家。西藏人,维吾尔人,壮族和其他52个公认的群体将近1.12亿土著人民占总人口的8.5%。印度有1.04亿土著人民(占人口的8.6%)。
相比之下,美国原住民人口介于250万至600万人之间,占人口的0.8%至1.8%。加拿大的原住民比例略高,为4.9%(170万人)。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承认土著人民的权利,但其中许多国家原住民的生活条件仍然严峻。虽然土著人民占世界人口的5%,但他们也占极端贫困人口的15%。
三、波利尼西亚民族史
是新西兰波利尼西亚人。
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之文字。[1]现多信仰基督新教。[1]“Māori”这个词在毛利语语境中表示“正常”或“正常人”之意,当时的欧洲人进入新西兰地,毛利人便如此自称。外邦人则称呼“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
多数考古学和历史学者认为毛利民族是从库克群岛和波利尼西亚地区而来。[1]也有学者认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台湾岛,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
四、波利尼西亚在原住民语言中的意思为?
1.从福建过来的.
2.复活节岛虽然是智利的领土,但是岛上的文化属于太平洋的南岛文化,而他们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7000年前的中国南方地区。当时在福建海边的先民,过着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生活,他们在沿海的岛屿上不断发展船只制造技术,最终跨越大海,带着冶炼陶器的技术去到了台湾岛,成了今天高山族的祖先。
3.先民到达台湾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继续扬帆远航,寻找新的家园。他们从台湾再出发,一路向南,到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然后一部分人向西横跨大西洋,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而一部分人向东深入大洋洲,越过巴布亚新几内亚,然后占领广袤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建立起了以夏威夷、复活节岛、新西兰为边界的波利尼西亚文明。神奇的是,波利尼西亚的语言和台湾居然是一体的,有些台湾高山族同胞去和新西兰毛利人交谈,都不用翻译.
五、波利尼西亚民族特点
tonga是指汤加族人,是太平洋中南部汤加民族。不少人移居新西兰、萨摩亚、斐济和瑙鲁。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使用汤加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在19世纪中叶创制的拼音文字。许多人通晓英语。相传其祖先早在2500多年前由东南亚开始移居到此。过去汤加人制造石、木、骨、贝工具的技术很高,生产发达。
六、波利尼西亚民族服饰
印夜尼西亚主要人种是蒙古人种(即黄种人),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大约99%的居民为蒙古人种(即黄种人),非常少数是棕种人,一般分布在该国的最东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的地方)。
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为南岛语族后裔,所使用的语言可追朔至发源于台湾的原始南岛语系,另一个较大族群为美拉尼西亚人,居住于印度尼西亚东部。爪哇族为最大族群,占印度尼西亚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优势地位,巽他族、马都拉族及马来族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印度尼西亚华人则是具有影响力的少数族群,仅占约3-4%的人口,但国家大多数商业及财富都由印度尼西亚华人掌控,但此情况也造成许多负面观感,并发生排华运动。
七、波利尼西亚语族
东南亚各国基本都有自己的语言:
1、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有许多借自汉语、梵语、泰米尔语、英语的词汇。
2、印度尼西亚的国语是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相近,常被看成是同一种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的文字目前也使用拉丁字母。
3、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他加禄语和英语,他加禄语和马来语相近,是“表亲”语言,使用拉丁字母文字。
东南亚所有国家都有华人华侨,他们在新加坡占总人口的76%,在马来西亚占总人口的37%。
他们并不都是以广东白话为主,在泰国讲潮洲话的人居多。
扩展资料
Malay语是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的统称,主要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比如说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等。
在1945年以前,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使用马来语。
但是印度尼西亚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宣布独立以后,便开始使用某种特殊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并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语),而马来西亚的马来语则称为“Bahasa Malaysia”(马来语)。
他加禄语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菲律宾。被当成是菲律宾国语及官方语言之一的所谓「菲律宾语」(Filipino),正是以塔加洛语作为主体而发展出来的。
参考资料:
八、波利尼西亚人
是波利尼西亚人
萨摩亚人(Samoans)是太平洋中部萨摩亚群岛的民族。该民族共有22.2万人(1978),其中约有15万人分布在西萨摩亚,3万人分布在东萨摩亚,4万人移居新西兰和斐济等国。
通用萨摩亚语和英语,原信波利尼西亚原始宗教,崇拜首领,并有众多禁忌,现多信基督新教。
萨摩亚人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使用萨摩亚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创文字。
九、波利尼西亚传统
波利尼西亚群岛是太平洋上的三大群岛之一,位于太平洋的中央,从夏威夷岛向东南延伸至复活节岛,向西南延伸至新西兰附近。
它包括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库克群岛、托克劳群岛、纽埃岛、土阿莫土群岛、马科萨斯群岛、汤加群岛、莱恩群岛、社会群岛等2000多个岛屿,陆地总面积约有2.6万平方千米
十、波利尼西亚民族舞
意思是:用于祭祀或者战前鼓舞士气质的舞蹈和歌曲。
起源于新西兰,是他们古代用于祭祀或者战前鼓舞士气质的舞蹈和歌曲。毛利战舞源于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毛利战舞,其实叫做HAKA舞,源于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是动作、拍打配以叫嚷和哼声的团体舞蹈。毛利人战舞流行于各太平洋地区中,诸如东加、大溪地岛、萨摩亚等国都有略异的HAKA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