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西亚 福建

极地旅行网 2023-07-07 14:56 编辑:admin 233阅读

一、波利尼西亚 福建

1.从福建过来的.

2.复活节岛虽然是智利的领土,但是岛上的文化属于太平洋的南岛文化,而他们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7000年前的中国南方地区。当时在福建海边的先民,过着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生活,他们在沿海的岛屿上不断发展船只制造技术,最终跨越大海,带着冶炼陶器的技术去到了台湾岛,成了今天高山族的祖先。

3.先民到达台湾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继续扬帆远航,寻找新的家园。他们从台湾再出发,一路向南,到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然后一部分人向西横跨大西洋,到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而一部分人向东深入大洋洲,越过巴布亚新几内亚,然后占领广袤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建立起了以夏威夷、复活节岛、新西兰为边界的波利尼西亚文明。神奇的是,波利尼西亚的语言和台湾居然是一体的,有些台湾高山族同胞去和新西兰毛利人交谈,都不用翻译.

二、波利尼西亚岛群

帕皮提(Papeete)是太平洋东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首府,始建于1818年,位于塔希提岛(也译大溪地)西北岸,临太平洋马塔维湾,城市沿海滨建筑,旅游业发达。市西5公里有国际机场;输出椰油、香料等。港内能泊3.5万吨级船只。

据历史考古研究,在公元300年时,这里就有人居住。后来有个波马雷王朝统治着这些群岛。1521年,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时经过这些岛群。1768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到达社会群岛的塔希提东岸。1769年,英国人库克到达这里,他把塔希提为中心的一些岛屿起名为"社会群岛",这个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1957年,法国宣布,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是法国海外领地。

1977年,经法国同意,实行内部自治,但由法国派总督"监督"。

1984年,自治权扩大。

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属地,法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

2003年,地位改为海外行政区(collectivité d'outre-mer)

三、波利尼西亚的地理位置

波利尼西亚不是属于单一国家,它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处于大洋洲,意为“多岛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180°经线以东,南纬30°至北纬30°之间。其分布遍于中东部太平洋海面上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地带,三角形的顶角为夏威夷群岛,两个底角分别为新西兰及复活岛。人口约142万,多为波利尼西亚人。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岛、图瓦卢群岛、汤加群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土阿莫土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纽埃岛、萨摩亚群岛、托克劳群岛、库克群岛、莱恩群岛、菲尼克斯群岛、约翰斯顿岛、瓦利斯群岛、富图纳群岛、皮特凯恩群岛、贾维斯岛、迪西岛、复活节岛等。

由火山岛和珊瑚礁组成,属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是台风源地之一。矿物有磷酸盐、镍、铬等。沿海产珍珠。盛产并出口椰干、可可、甘蔗、天然橡胶等。旅游业发展迅速。

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也是波利尼西亚人。斐济群岛有很大比例人口是波利尼西亚人,有时也被列入波利尼西亚范围内。陆地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2万,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身材高大,深褐色皮肤,头发呈直线形或波浪形。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通用波利尼西亚语。官方语言除法属波利尼西亚为法语外,多为英语。除图瓦卢、西萨摩亚和汤加已独立,库克群岛和纽埃岛内部自治外,余分属美、英、法等国。法属波里尼西亚华人基本上是客家后裔。[1]

四、波利尼西亚华人

人口约1万,面积26平方公里。华人约100多名。平均每天新生儿:1人(每小时0.03人)

  平均每天死亡:0人(每小时0.01人)

  平均移民数量:-0名移民(每小时-0.01人)

  图瓦卢人口年龄结构

  15岁以下人口的百分比:30.6%

  15至64岁人口的百分比:64%

  65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5.4%

  15岁以下:3,094人(1,589 名男性/ 1,505 名女性)

  15~64岁之间:6,479人(3,160 名男性/ 3,319 

五、波利尼西亚群岛旅游

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东部,向东距离智利大陆本土约3600公里,南纬27度,西经109度。荷兰航海家罗赫芬于1722年4月5日复活节发现并登上该岛,该岛因此而得名。这个岛在地理上属于波利尼西亚群岛,位于群岛东端。

复活节岛上的巨石阵,遍布全岛,是智利的旅游景色与世界遗产之一。有些会被放置在名叫阿胡的石头站台在复活节岛的全境内,已知约有887尊,多数被破坏与推翻倒地。岛上也有留下许多未完成的石像。

六、波利尼西亚属于哪个洲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

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

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

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国,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迄今未果。

2013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法属波利尼西亚重新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七、波利尼西亚人福建

芭茅花(Paphiopedilum)是兰科植物中的一种兰花,也被称为“绣球兰”或“女儿红”。它们起源于东南亚地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家。

芭茅花的来历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19世纪中叶,英国植物学家约翰·林德利(John Lindley)首次描述了芭茅花,并命名为Paphiopedilum。这个名字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帕菲俄得”(Paphia Aphrodite),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当时,芭茅花的种类非常丰富,而且在当时的欧洲非常受欢迎。人们对其不同的花色和形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进行繁育和栽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杂交培育出了更多的品种和变种,使芭茅花的种类更加多样化。

如今,芭茅花成为了兰花中备受喜爱的一种,其独特的花形和花色吸引了众多园艺爱好者。人们通过种植和繁育,不断推出新的品种,使芭茅花在园艺展览和兰花市场上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