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改善关系,发生那几件大事
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恢复联合国安里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世界多极化,日本经济强国。
二、列宁装曾经是中国女性的标配,现在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在建国的初期,列宁装曾经风靡一时
列宁装的历史很早,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时经常穿这样的衣服。当时还只是标准的男装,但是进入中国以后,逐步演变出了女装。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列宁装开始出现。起初还只是军队中出现,在建国以后,逐渐在社会中流行。旗袍曾经是时尚女青年们最喜欢穿的一种衣服,但在当时却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穿列宁装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那式大街小巷很多人都穿列宁装。在50年代中期,中国和苏联正处于蜜月期,一些苏联文化的东西开始流入中国。这其中就包括连衣裙,连衣裙在俄语中被喊做布拉吉。中国采用了这种称呼,一般称连衣裙为布拉吉。至于连衣裙的说法,那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列宁装和布拉吉是50年代最受欢迎的两种衣服,这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在工作过程中穿列宁装,休息期间穿布拉吉。当时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各种物资都实现配给制。想做一件布拉吉需要大量的布料,很多女孩为了能有自己的布拉吉,通常都是和别人来回换票,最终换到了数量足够而且颜色一样的布料。这样的情况在列宁装身上也差不多,都是需要反复折腾才能得到的。那时布票可能颜色不一样,很多人选择相互换票。除了布票,还有粮票、邮票等等,各种不同的配制票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也就是物质充足以后。但列宁装和布拉吉可没有撑到那个时候,列宁装在60年代就消失了,至于布拉吉曾经彻底消失过一段时间。在80年代又开始出现,一起出现的还有旗袍以及西方流入的牛仔裤等等。
二、随着关系的恶化,列宁装逐步消失
进入60年代以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步恶化。一切与苏联有关的东西都开始抵触,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人们逐渐把列宁装压在了箱子里。取代列宁装的是军服,当时已经废除了军衔制,进而出现了65式军服。60、70年代的青年们,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绿军装,以至于满大街看上去一片军绿。除了军绿色就是黑色和灰色,其他颜色是基本上看不到的。由于时代的原因,布拉吉、旗袍都不在出现。当时领导们也穿绿军装,在正式场合才换上中山装。在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各种西方服饰也进入了市场,花格子衬衫、喇叭裤这些之前闻所未闻的服饰出现。不过列宁装没有再出现,这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三、北方的沙尘暴天气与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有什么关系?
沙尘暴出现的条件是大风和干燥的天气,西部(新疆,青海,陕西,内蒙)由于长久以来不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西部的环境越来越恶化.沙漠化不断的发展,内蒙的草原由于过度的放牧使得内蒙的草地覆盖更少,沙漠化更加的严重,西北地区本来就干旱少水,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的时候植物还没有复数,雨水又少,西北强气压的控制使得北方的天气大多是多风少雨的气候,所以北方就容易产生沙尘暴
四、骑马与砍杀北半球 为什么我救我国家的村民关系还恶化了?
因为战争 可能降低发生地点比如村庄的繁荣度
五、中美关系的历史渊源
六十年代末期以后,中苏关系恶化,于是中美逐渐走近,1971年尼克松访华,开始进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