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椿象”。
椿象别称:臭屁虫、放屁虫、屎屁虫、宋武。是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蝽科动物,乃半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单椿象科种类约有5000种。体长1.7~2.5公分。
一、昆虫概述
椿象,也叫“蝽”,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椿象是一类翅膀变化异常的昆虫(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通称,约有3万多种,其中多数种类是害虫,小部分种类是益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扁平,体形有大型的也有微小的,口器长成喙状,适合刺吸。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常见的椿象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危害农业的军配虫,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虫等。
二、形态特征
椿象体长1.7~2.5公分。体色黑褐色;头部背侧后方具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褐色纵斑,触角最末一节末端2/3部分为橙黄色或橙褐色,部分,个体在第二、三节尚有一段橙黄或橙褐色斑。前胸背板外缘有一枚尖锐的突刺,中央有一条横向的弧形橙黄色或橙褐色细斑。
上翅膜质部分深褐色。腹部局部露出在上翅外侧,各节具橙色系小斑点。后脚特别发达,尤其胫节基半段呈扁平的叶片状,这是本种最主要的辨识特征。身体腹面有许多黄色斑点;最大的特征是后脚胫节呈现叶片状。
上翅前半部呈革质,膜质部分在腹背交叠出三圆锥形。具有一个很发达的刺吸式口器。卵呈圆筒状,上方有一盖状物,常排列整齐的产在叶子上。陆生椿象发达短鞭状触角;水生椿象多半具镰刀式前脚;两栖椿象的中、后脚特别细长,乍看外形近似蜘蛛。
常见的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为害农业的军配虫,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等,椿象科属半翅目。
后脚特别细长,乍看外形近似蜘蛛。
三、生态习性
成虫几乎全年可见,但冬季数量较少,广泛分布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区,为吸食瓜类的害虫。陆生椿因食性不同,所以栖息环境也不太相同,肉食性椿象并没有特别固定的猎物,因此在植物丛间都有机会见到。两栖与水生椿象则通常都生活在静水水域中,如:池塘、沼泽、湖泊等环境,都很容易找到它们的行踪。
当受到攻击时,放屁虫可以从腹部的顶端释放出大量的毒雾喷向攻击者。为了生产这些脉冲炸弹,放屁虫体内长有一种腺体,专门用于存储不同的化学物质。当受到攻击时,它们就会将这些不同化学物质混合于一对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生产的毒雾通过外骨骼中的排气孔释放出来,毒雾释放的时候甚至还伴有声音。非洲的某些放屁虫还拥有一个轴心喷嘴,这种喷嘴释放出来的毒雾炸弹方向更准攻击性更强。
成虫较少有成群密集在同一植物上觅食的情形。寄主植物为豆科、葫芦科等多种植物,吸食瓜类汁液。大部分陆生的椿象都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维生,也会将该植物作为它们的栖身之所。椿象吃东西时,都是使用如吸管般尖尖的刺吸式口器,穿透植物表皮而吸取汁液。
四、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同样也分布有这生物。成虫几乎全年可见,尤其夏天出现的最多,但冬季数量较少,广泛分布于中高原至中海拔山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北京、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甘肃、广东、广西,江西和台湾等省(区),当然,其他地区有时也会遇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较多。
椿象虫卵
五、主要种类
常见的种类如:
1、稻黑蝽、稻褐蝽、稻绿蝽、稻小赤曼蝽,主要为害水稻;
2、荔蝽、硕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为害果树;
3、菜蝽、短角瓜蝽、细角瓜蝽,主要为害瓜、菜;
4、另外,如蠋蝽、疣蝽、黑厉蝽等,则以猎捕其他软体昆虫为食。
六、防治方法
虽然长桔蝽对果实的危害性较大,但发生数量一般情况下不多,应以人工防治为主。注意保护天敌,必要时才采用化学防治。
1、人工防治: 成虫和若虫早晚或阴雨天气多栖息于树冠外围叶片或果实上,可在早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进行捕杀。卵多产于叶面成卵块,极易发现,可在5~8月成虫产卵期间,深入桔园检查,及时摘除卵块。但发现卵盖下有一黑环者,说明卵已被寄生蜂寄生,应保留田间加以保护,让其自然繁殖,增加桔园寄生蜂的数量。
2、生物防治:桔蝽的天敌是丰富的,已知的有黄猄蚁、寄生蜂、螳螂、蜘蛛等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
3、药剂防治: 如果虫口太多,不可能全靠人工防治来解决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如在敌百虫液中加一些松碱合剂,可提高防治效果,能掌握在一、二龄若虫期防治,效果更好。
4、天敌:有黄猄蚁、平腹小蜂、螳螂、蜘蛛等多种。
七、研究利用
椿象肠道细菌DNA提供细菌进化起源信息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令人厌恶的臭屁虫-椿象的肠道细菌可能为我们提供致病细菌进化起源的令人着迷的信息。
椿象将它们的卵生在特殊肠道细菌形成的一个小口袋中,在那里,臭虫的后代--蛹大吃大喝。当蛹成熟时,它们的肠子分裂:顶端变成一个能消化植物汁液的囊泡,而底部则膨胀成一个发酵室,特殊的肠道细菌在这里能为椿象提供营养。没有这些营养,椿象就会死亡。
来自日本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的TakemaFukatsu制作了这种细菌DNA的一个进化树来确定不同昆虫种类中这种细菌的关系。令他们惊讶的是,椿象的DNA进化树模式与这种细菌的DNA进化谱模式基本上是等同的,这意味着细菌和椿象是步伐一致地进化的。
这个发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昆虫肠道中自由生活的细菌的认识。而且,这种细菌具有同样缩小的基因组和在许多致病细胞中看到 的其他变化。研究组相信,这些变化反映出了细菌适应寄主的方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