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最冷门的旅游景点,就是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
这里揭开了3万年前桂林人生活的神秘面纱。
遗址中共出土32具人架骨,成千上万的器物以及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陶器,桂花种子,奇特的屈跂蹲葬和最原始的石器加工厂。
它也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生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视察过的古人类遗址。
这个遗址的发掘,堪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华南洞穴考古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外考古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考古发掘和甑皮岩文物保护工作被暂停。
1973年5月,邓小平同志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在当时整顿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意外发现甑皮岩被作为人防工程而遭受爆破,从而拉开了甑皮岩抢救性发掘的序幕。
1986年1月,小平同志第二次到桂林访问时,在当时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的陪同下,携全家参观了甑皮岩遗址公园。
第一,这里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方便狩猎。
甑皮岩所在的独山为一座石灰岩孤峰,北与相人山相望,南与大风山丰向而立,三山独立成峰,就像是一道关隘。过了这个关口,东边约4公里为桂林的漓江,中间为一片视野开阔的平原,西边是洼地平原,更远处是连绵的群山,这生活在这里的原始人阻隔了野兽的威胁,增加了安全感。
第二,洞穴坐北朝南,背风向阳,为原始人类提供了极好的生活环境。
西边的玉泉湖为地下泉涌,为他们提供了水源。同时,周边分布着湖泊,水塘和洼地,还有不少峰丛山地,是从事捕捞,采集,狩猎的良好地区。
①独特的屈肢蹲葬形式以及把死者埋在生者的洞穴里。
甑皮岩平均寿命近30岁,女性最长寿命40岁,男性则为45岁。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在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简陋,挖掘深而宽的墓坑是很艰难的事,为了省时省力,就尽可能把洞穴挖得小而深,这样就只能把尸体弄成屈肢蹲踞的姿势掩埋。
也有人认为,这种屈肢的姿势像胎儿在母体里的样子,体现了古人死后投胎能够转世获得新生的观念。
另有专家认为,早期人类认为死亡并不是肉体的灭亡,而是一种长眠,并且是可以苏醒的,但在长眠期间无法抵御外来的侵袭,因此需要掩埋以保护肉体。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生死同穴。
甑皮岩的墓葬并没有棺木和陪葬品,非常简陋,但却能保存万年之久,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②中国最原始的陶器。
一件12000年前的陶釜,样子很像军人戴的钢盔,是甑皮岩人掺了一定的石英石颗粒泥土打制而成,烧成温度不超过250℃,比中原地区早了一至两千年。
中原先民生产陶器,一般与原始农业出现有关,为了便于加工煮食小米,稻谷等颗粒类的食物。
而甑皮岩为则是与吃螺蚌等介壳类食物有关。由于气候变暖,桂林当时的螺,蚌等 贝类水生动物大量繁殖,且容易采集,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高的回报,比捕猎容易且风险小,甑皮岩人开始大量捕捞。
而这些贝类水生动物不能像鱼一样直接放在火上烤着吃,人们发现,经过水煮之后,很容易把肉挑出来,所以甑皮岩人千方百计地去摸索,制造能煮水的用具,从而最终促使陶器的产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