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看到这个问题,
最近有心写一篇关于和田玉各个产地特性,的文章的。看到很多人有这方面的疑问,但是不是关于如何从图片中得出信息的,
我觉得普通玩家在购买之前也应该大致了解和田玉的基本常识,就算是翻船,咱们也搞个大新闻嘛,何况如果是栽在“中国特制”上也显得威武霸气,小阴沟什么的太不适合咱们了~先骗他一个亿!
下边回答下这个问题,除非图片拍摄清晰,且把关键的信息不加掩盖的表露出来,否则图片判断完全不可能。
比如说韩料,如果不拍出罗卜花,不拍出他发绿的色泽,无法判断
青海料,没有拍出透的本质,和灰青的样子也无法判断,
诸如此类,难道没有特例么?特例是绝对存在的,顶级的青海料有可以和和田品质比较高的籽料媲美的。类似这样的特例不在少数,
以上两个例子还算容易,
玉石的真假皮,不开玩笑,这个东西比的是道行,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现在手机里没有图,这次回家搜集了很多的素材。真假皮是一个那在手里的实物都需要反复确认的问题,更别说图片了。
其实对于玉石真假,普通的玩家,或者消费者最好的途径是送检。
当然,送检也不会告诉你玉石的产地,玉石的真假皮,玉石是否有修型。比如玉石皮质吧,一般会以,表皮成因未检测,一笔带过,,
消费者的辨别能力也非一日之功,
在知乎,只能通过图片,传递为数不多的信息。明假易看,做的精细就很困难了,
之前在微信上,和不少比较资深的朋友一起探讨,,说一个故事吧,我在一家店里看到了一个仿古件,很是心仪,光下不观玉是最基本的,但是那天和田在下雨,自然光线不足。遂改期再看。后来,总觉得皮子不舒服,感觉哪里不对,但是看的时候完全看不出毛病,后来在不经意的对比矿标的时候,发现这个石头的白度密度各方面很像95年于田的矿,仔细把玩良久,经过母上大人提醒,确认假皮。现在的假皮,已经可以仿真,就像中国制造的瑞士表,奢侈品包,高精仿已经可以媲美真品。
在这样的环境下,图片实在是没有办法辨别,,最近关于玉石真假判断,估值类的问题回答越来越少的原因,也是我深深为领先人类的中国造假技术折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