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将军排名?

230 2024-01-09 20:28

一、三国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将军排名?

三国时期的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将军排名不分先后,级别都是一样的。

二、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战国时期最早设置大将军的官职,到了周朝末年,又设置了前、后、左、右将军的官职,到秦朝时,将军的官职多了起来,汉朝初年,又设置了大将军、骠骑将军,地位仅次于丞相。

后来又设置了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地位与上卿相当佩戴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与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及六宫后妃是同样的待遇。

东汉时期,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与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而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的职责是掌管京城驻军,或者在边境驻守,并不确定。

周天子的军队最早就是三军,指的是上、中、下三军,也有的指左军、中军、右军,还有的指前军、中军、后军,每军设置将领一名,副将领一名,军队的将领最初称卿,后来称为将军,其中中军统领又被称为三军统帅。

后来周天子的军队发展到六军,但并未明确指哪六军,晋朝时期,以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称之为六军,南北朝时期,南朝齐以左右二卫、前后左右四军、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骁骑、游奥、积射、强弩、殿中员外、殿中、武卫七将军为军队编制,也就是二卫、四军、五校、七军。

南朝梁武帝时期,设置了125个将军名号,此时的将军已经泛滥了,前、后、左、右四将军被称为四方将军,征南、征北、征西、征东四将军被称为四征将军,镇南、镇西、镇北、镇东四将军被称为四镇将军,安南、安北、安西、安东四将军被称为四安将军。

一、前将军

前将军是名号将军,也是重号将军,地位与上卿相当,前将军最多是在西汉、东汉与三国时期,其职责并不固定,有的前将军职责是对外出征,比如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就当过前将军,漠北之战时,李广是前将军,卫青是大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当时的李广带领一支军队归属大将军卫青指挥。

到了东汉末年,前将军就开始多了起来,比如董卓,在讨伐凉州叛军时,被朝廷任命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一起讨伐叛军而救援陈仓,当时前将军董卓受到左将军皇甫嵩节制,此时董卓的前将军职责是讨伐叛军,对外出征

东汉末年的公孙瓒也当过前将军,在此之前公孙瓒是奋武将军,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有矛盾并发生战争,公孙瓒打败并俘虏了刘虞,此时正好遇到董卓被吕布所杀,汉献帝派出使者给刘虞增加封地,同时并升迁公孙瓒为前将军,朝廷显然不知道公孙瓒与刘虞在打仗,公孙瓒的前将军职责应该是镇守边境,因为公孙瓒大多数时候都在幽州镇守边境。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前将军应该是关羽了,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将军,当时关羽负责镇守荆州三郡,是蜀汉最大的封疆大吏,关羽的前将军职责是镇守一方,负责荆州三郡的军政大权,同时关羽还有假节钺的权力。

关羽的前将军应该是所有前将军中权力地位最高的,当时的蜀汉政权武将最高官职就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此时并没有设置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名义上前、后、左、右四将军地位一样,实际上在蜀汉政权,前将军更为重要。

在曹魏阵营,当过前将军的人有夏侯惇、张辽、满宠、郭淮等人,夏侯惇在公元219年被曹操任命为前将军,曾在居巢都督二十六军,这里是防备孙权的前线,后来夏侯惇还在寿春都督各军,这里同样是防备孙权的前线,所以夏侯惇的前将军职责也是镇守边境

而张辽的将军则是曹丕称帝之后封的,此时的夏侯惇已经去世了,夏侯惇如果在世,地位和官职都在张辽之上,虽然夏侯惇能力不如张辽,但是他在曹魏地位如同关羽在蜀汉的地位一样,张辽被封为前将军之后,多是在合肥前线防备孙权,因此张辽的前将军职责也是镇守边境

综合这些事例来看,前将军的职责就是镇守边境和负责对外征战

二、后将军

后将军跟前将军一样也是重号将军,前将军与后将军不分大小,是同等地位。

西汉时期的李广在当前将军之前,还当过后将军,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南之战,以大将军卫青为统帅,率领十万骑兵出战,其中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共六路大军。

李广的后将军职责就是对外出战,从这里的将军名号来看,后将军的名号是排在中将军、左将军、前将军、右将军之后的,但在地位上是差不多的,只是排号如此。

西汉时期还有赵充国当过后将军,赵充国是在俘虏匈奴的西祁王之后,因功升任后将军的,此前的赵充国担任的是水衡都尉,这个官职是汉代主掌皇室财政的官吏,赵充国是后将军兼水衡都尉,他是在朝廷中担任此职的,赵充国的后将军只是兼职,并且是个虚职,大概是因为赵充国有军事才能,兼着后将军,如果有战事,赵充国就以后将军之职对外征战,因此赵充国的后将军也是负责对外征战的。

蜀汉政权的黄忠担任过后将军,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在战场上斩杀魏军主将夏侯渊,立下大功,刘备夺取汉中之后,黄忠因功被封为后将军,在此之前,黄忠是讨虏将军,这是杂号将军,黄忠仅仅是凭借战功就被封为后将军。

关羽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与自己同列后,还说出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话来,这说明前将军与后将军是同等地位,没多久,黄忠去世了,并不知道黄忠的后将军职责是什么。

三国后期蜀汉名将姜维也当过后将军,公元256年,姜维升任大将军,这是蜀汉的第一任大将军,在此之前,蜀汉此职是空缺的,同年,姜维在段谷之战被邓艾打败,将士死伤惨重,姜维因此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之事。

意思就是姜维自己把自己贬为后将军,但是职责仍然是大将军,这里姜维的后将军只是形式,他依然有大将军的权力和地位,只是官职是后将军,没有现实意义。

曹魏阵营,朱灵、曹洪、牛金、钟毓等人当过后将军,朱灵是在死前被封为后将军的,是个虚职,曹洪的后将军之职是魏明帝曹睿封的,也是个虚职,牛金的后将军多半是跟随司马懿与诸葛亮作战时被封的,其职责是对外征战,钟毓是钟繇的儿子,钟会的哥哥,钟毓随司马昭平定了淮南叛乱,因功被封为青州刺史兼后将军,并且都督徐州军事,钟毓的后将军职责是镇守一方,也算是镇守边境。

从这些事例来看,后将军要么是虚职,要么就是负责对外征战或者镇守边境

三、左将军

历史上最著名的左将军,就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刘备经常自称是左将军,这一官职是曹操上表汉献帝然后封给刘备的,刘备这个左将军就是虚职,当时汉朝廷已经是傀儡,被曹操控制,刘备的左将军一无兵权,二无地位,完全要靠自己。

除了刘备之外,吕布、马超、于禁、张郃等人都当过左将军,吕布的左将军一职是他主政徐州,朝廷加封的,此时的吕布镇守徐州,职责是镇守一方。马超的左将军一职是刘备封的,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马超为左将军,而刘备自己左将军的印信则上交朝廷了,马超的左将军只是个虚职,他不可能得到刘备的重用,最多是名义上的。

曹魏阵营的于禁是最早当上左将军的人,同时他也是曹操最信任的外姓武将,没有之一,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封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此时于禁的地位只追蜀汉的关羽,是曹魏政权中外姓将领地位最高的人,比张辽还要高。

于禁的左将军职责是首都卫戍部队,从襄樊之战就能看出,于禁的七军三万人是曹魏精锐的中央军,并且是守卫都城许都的,于禁的七军被关羽俘虏之后,曹魏征的兵都是新兵了,因此于禁的左将军职责是守卫都城,这是左将军中最特殊的,相当于汉朝的北军五校。

张郃是五子良将之一,又是曹魏名将,是曹魏后期唯一硕果仅存的老将,曹丕接班后,封张郃为左将军,不久,曹丕命令张郃与曹真率领兵马讨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因此张郃的左将军职责是对外征战。

从这些事例来看,左将军要么是虚职,要么就是负责对外征战,此外,左将军还有可能是守卫都城,并不固定。

四、右将军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右将军应该是张飞了,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张飞为后将军,在此之前,张飞是征虏将军兼巴西郡太守,镇守巴西郡,驻屯阆中,因此张飞的后将军职责是驻守郡县,由于巴西郡并不是蜀汉的边境,所以张飞不是镇守边境,只能算二线。刘备称帝后,张飞从右将军升任车骑将军,如果关羽不死的话,关羽应该是大将军或者骠骑将军,因此前将军与后将军低于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

曹魏阵营,乐进、徐晃、夏侯霸都当过右将军,乐进在合肥之战后因功被封为右将军,职责不详,218年,乐进就去世了。徐晃在襄樊之战中打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他是襄樊之战的首席功臣,但曹操不久就去世了,曹丕即位后封徐晃为右将军,但徐晃却受征南将军夏侯尚所督,可以看出在曹魏,右将军是低于征南将军的,徐晃的右将军职责是对外征战或者镇守边境。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公元244年,夏侯霸被魏明帝曹睿任命为右将军,当时的夏侯霸屯兵陇西,这里算是边境了,因此夏侯霸的右将军职责是镇守边境。

从这些事例来看,右将军的职责是镇守一方或者镇守边境

五、偏将军

偏将军是将军等级中较低的官职,从官职上看,仅仅高于校尉和中郎将,比前后左右四方将军都要低,但在三国时期,很多名将都做过偏将军。

比如关羽、马超、赵云、徐晃、于禁、张郃、周瑜等人,都做过偏将军,关羽在徐州下邳被曹操俘虏,曹操厚待关羽,任命他为偏将军,无固定职责,白马之战时,关羽和张辽为同曹操前锋,关羽力斩颜良立下大功。

马超在其父马腾离开凉州到邺城做官后,被曹操封为偏将军,并统领其父马腾留下的军队,继续割据凉州与三辅,马超的偏将军职责有镇守一方的意味。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赵云因功被刘备任命为偏将军兼桂阳太守,赵云的偏将军职责是镇守一方。

延津之战时,曹操用辎重引诱袁军,徐晃在战场上打败了文丑,因功被封为偏将军,但徐晃没有固定的驻屯地,而是仍然不断地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因此徐晃的偏将军职责是对外征战。

于禁在官渡之战中有功被封为偏将军,但他没有固定的镇守之地,而是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因此于禁的偏将军职责是对外征战。

张郃原是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时,曹操烧毁了袁绍的存粮地乌巢,张郃因此投降了曹操,曹操直接封张郃为偏将军,之后张郃开始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因此张郃的偏将军职责也是对外征战。

赤壁之战与南郡之战结束后,周瑜因功被孙权封为偏将军,并且兼任南郡太守,周瑜屯兵在南郡江陵,因此周瑜的偏将军职责是镇守一方,当时的南郡算是孙权的前线,也可以认为周瑜是镇守边境。

从这些事例来看,右将军的职责是镇守一方(镇守边境)或者对外征战

三、若羌罗布泊交通路线,怎么去罗布泊,罗布泊在?

驾车路线:全程约321.3公里起点:若羌县1.若羌县内驾车方案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文化路行驶590米,右转进入枣乡大道2.沿枣乡大道行驶930米,左转进入G315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内驾车方案1)沿G315行驶120.1公里,过罗布泊2号桥,左转进入S2352)沿S235行驶198.3公里,左转3)行驶1.4公里,到达终点终点:罗布泊镇

四、曲靖将军镇文化,将军指哪位将军?

  曲靖将军镇爨文化,将军应该指的是爨[cuàn]龙颜。爨龙颜:三国末期人,著名西晋朝云南爨氏政权继承者。  爨氏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大族,世袭本地主官。爨龙颜祖父曾任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剌史;其父曾任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死后追谥宁州剌史、邛都县候。爨龙颜本人曾举秀才、除郎中、迁南蛮府行参军、除龙骧将军、试守建宁、晋宁二郡太守、袭封邛都县候。可见爨氏是滇东的世袭统治者,也说明了南中大姓以汉族移民为主体。  《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书。纵190厘米,横71厘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田出土。今在云南曲靖第一中学内。此碑同较晚《爨龙颜碑》合称“二爨”。

五、罗布泊海拔?

新疆罗布泊的海拔780米左右。新疆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

六、罗布泊油田?

罗布泊它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以前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形成了无人区,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地区不仅发现了油田,还有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在此。

七、罗布泊水怪?

罗布泊没有水怪。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所以没有水怪。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20℃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年日照时数>3200h,年积温>4500℃。且风蚀强烈,全年盛行风方向为NE,3~5月为多风季节,6~8月为大风季节,8级大风日>60d,常常引起沙暴天气,位于罗布泊下风向的若羌、且末地区每年浮尘天气有115~193d。

八、罗布泊什么?

罗布泊以前是大湖,有草,有水,有树,一九七几年干涸,现在变成了戈壁滩,无人区,生命禁区

九、罗布泊温差?

昼夜温差可达40 ℃以上。罗布泊的地理环境很差,昼夜温差大,晚上低至零度一下,中午的温度在50度左右,这里常年的降水量只有可怜的1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气候异常干燥,根本不适合人类在此居住生活,何况这里又没有水源。一般人要跨越罗布泊根本不可能,何况探险家都许多在此遭遇不测。

十、罗布泊成语?

天罗地网、星罗棋布、绫罗绸缎、包罗万象、自投罗网、披罗戴翠、罗雀掘鼠、波罗奢花、枉死罗城、罗掘一空、云罗天网、罗敷有夫、拙贝罗香、珠翠罗绮、门可罗雀、罗掘俱穷、波罗塞戏、罗天大醮

星罗棋布、开诚布公、乌云密布、彤云密布、布衣蔬食、除旧布新、布鼓雷门、季布一诺、抱布贸丝

鸾漂凤泊、村生泊长、淡泊明志、东飘西泊、漂泊无定、飘泊无定、鸾飘凤泊、淡泊名利、凤泊鸾漂、漂泊羁旅、移船就泊、雁泊人户、澹泊寡欲、凤泊鸾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