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生肖?

227 2024-01-18 09:17

一、赫鲁晓夫生肖?

马。

他生于1894年4月17日。那一年是农历甲午年(马年),他属马。

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34年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1939年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卫国战争期间,先后担任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之后大力排除异己,肃清政敌。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9月11日因心脏病于莫斯科逝世。

二、赫鲁晓夫读音?

回答:赫鲁晓夫 (hè lǔ xiǎo fū) 赫鲁晓夫(hè lǔ xiǎo fū) 1、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1953—1964)、部长会议主席(1958—1964)。

    赫鲁晓夫是什么意思 - 赫鲁晓夫的英语解释和发音 - 赫鲁晓夫

三、赫鲁晓夫军衔?

赫鲁晓夫,生平最高职位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等,并非什么前苏联总统,此人二战时期,是苏联红军中的政工干部,最高军衔为中将。

早年的赫鲁晓夫干过铁路工人、矿工、钳工和砖厂工人,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有过罢工和反战示威活动,加入了加入布尔什维克阵营,有红军队伍中的锤炼经历,本质上又是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因此成了卡冈诺维奇眼中又红又专又有文化的人,得到其提拔和重用,赫鲁晓夫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国防军军事打击苏联时,此时的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军西南方面军的政治委员,在军中地位是与西南方面军司令并级的,只是军衔低于当时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而已。

据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他在战前试图说服斯大林应该撤退时,赫鲁晓夫却对斯大林说基辅是可以守住的。但基辅战役的最终结果却是,西南方面军除了1.5万余人逃离战场以外,其余都被德军全歼,仅俘虏就抓了65.5万人,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则和布琼尼、铁木辛哥等高级将领乘坐专机逃离了乌克兰首府基辅。

此后,赫鲁晓夫中将和铁木辛哥元帅率60余万红军,向哈尔科夫一带的德军发起了反攻,由于错误判断战略战役形势,且协同不周,保障不力,加上指挥失误,被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坦克第1集团军打败,苏军阵亡就有7.5万人,被俘23.9万人。

西南战区被解散,铁木辛哥被解除了职务,赫鲁晓夫被召回了莫斯科,不久就被斯大林派往斯大林格勒,担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委员。

在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鲁晓夫中将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军队的战备与士气情况,且亲自审讯德国俘虏,策反战俘中的官兵进行宣传工作。

尽管赫鲁晓夫在军中担任政委职务,但也积极参与了军事行动,曾经和叶廖缅科将军提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反攻计划,但斯大林并未采纳这份反攻计划,而是接受了朱可夫的天王星行动方案,最终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并在反攻中全歼了德军主力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33万人。

随即,赫鲁晓夫参与了库尔斯克等战役,苏军收复基辅以后不久,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乌克兰人民委员会主席,乌克兰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赫鲁晓夫忙于奔走各地,致力于重新加强党的控制,重建了集体农庄,打击西乌克兰地区的民族主义游击分子,特别是在乌克兰征召了75万名士兵,补充进减员非常严重的苏联红军,得到斯大林的奖赏,获得了第二枚列宁勋章。

此外,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没少整人,共计有60余万人被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被罗列各种罪名被枪杀,三分之二的人则被囚禁和流放。

同时赫鲁晓夫逮捕了乌克兰的天主教负责人,解散了天主教教堂,并使其日后与俄罗斯的东正教合并。

四、赫鲁晓夫什么梗?

外号玉米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曾任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前苏联总理)等重要职务。

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1918年加入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及基辅保卫战。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退休”,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五、赫鲁晓夫性格分析?

他确实是个粗鲁、不拘小节的人,这一点是他的表层行为特征,他同时又非常聪明,善解人意,精明得有点狡猾,这些被隐藏在他粗鲁而豪放的表层行为特征之下。

他的性格为“足智多谋,大胆,善于把握政治时机,演技出色,有赌性”。具有“天生的智慧、敏捷的思维、十足的干劲、蓬勃的野心和冷酷的性格”,千万不能被他滑稽、矮胖的外表所欺骗。

六、赫鲁晓夫楼特点

赫鲁晓夫楼不是一种建筑外观风格。赫鲁晓夫楼实际上是苏联50年代低层(一般小于5层)轻结构小户型住宅的通称,实际设计包括很多种型号,共同的特点是——

1、标准型号化设计,例如最早的赫鲁晓夫楼的代号就是K-7住宅;

2、完全的无装饰性,只追求实用;

3、低成本,高建设速度,为了满足二战后对房屋的需求,所以房屋结构简单化、轻体化,标准墙体厚度只有4厘米;

4、小户型,尽量在楼内塞进尽量多的住宅。

七、赫鲁晓夫的结局?

赫鲁晓夫最后的结局是1964年被人罢免。实际上1964年的事情在1957年的莫斯科早已经发生过一次,当时苏联内部对他的一些政策已经非常不满。

1957年6月趁赫鲁晓夫出过访问,克林姆林宫的中央主席团以7:4的投票决定罢免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积极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这一次他得到了朱可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强烈支持。

虽然二人没有投票权,朱可夫却调集军队驾驶飞机和坦克到达莫斯科,为赫鲁晓夫“投上一票”,实际上我们知道,这样的一票等于千万票。

八、赫鲁晓夫提出的主张?

主张大力发展核武器,轻视航空母舰,主张大力种植玉米

九、赫鲁晓夫为啥被软禁?

提到赫鲁晓夫,不得不提的就是“玉米”。他上台之后,大力推广玉米种植,认为玉米是解决苏联粮食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的不二手段。他还制定了完全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经济目标,以及进行不切合实际的经济改革。

结果就是苏联地区大部分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玉米,造成了许多集体农庄大规模的损失,甚至破产。苏联农业发展缓慢,经济也没有好转,招致了大量苏联民众的不满。

而最终导致他下台的原因,则是取消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定期更换,还取消了各级领导的福利待遇,动了苏联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于是当年将他捧上台的主席团成员,成为推倒的他的力量,再没有一个人帮赫鲁晓夫说话。在这样的局势下,勃列日涅夫很轻易地就进行了“政变”,解除了赫鲁晓夫的职务,让他过上了提前的“退休生活”

十、赫鲁晓夫名词解释?

赫鲁晓夫全名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1953年—1964年),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重要职务。赫鲁晓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主持进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召开苏共二十大批判个人崇拜,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等新观点;经济上,调整农业政策和改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