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情定义?
警情是指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突发事件或治安案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刑事案件: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各类犯罪案件,如盗窃、抢劫、诈骗、人身伤害等。
治安案件:指公安机关依法受理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案件,如打架、斗殴、扰乱治安秩序、故意杀人、抢劫、强奸、诈骗等。
群体性事件:指在公共场所或交通工具上发生的,由多个人发起或参与,旨在达到某种目的的事件,如集会、游行、示威等。
治安灾害事故:指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因灾情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指策划、实施、传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等违法犯罪活动。以上内容来源于110接处警工作分册警情定义第四条
二、重大警情标准?
重大警情案件是刑事案件分类的一种,是犯罪情节严重的案件。如杀人致死或重伤的;爆炸、放火、决水、投毒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强奸妇女已遂或奸淫幼女的;故意伤害他人造成死亡的;残害妇女的;拐卖人口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制造贩卖毒品的;以及使华侨、港澳同胞、来华外国人遭受人身伤害或者财物损失较大的等,凡属重大刑事案件,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调查研究和审查材料基础上,分别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
三、警情通报意思?
这是属于警方特有的一种信息通报方式,一般在一些区域出现一些社会影响力较大,市民关注度较高的案件,或者出现一些热点的社会现象,公安部门经过调查之后,会专门就案件情况或者事件本身就行分析,最终给出真实的情况,让市民可以及时了解到真实有效的信息,避免出现一些错误信息而误导市民。
四、警情通报内容?
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在具体工作时间中,对辖区经常发生的社会治安、公共管理、服务信息以及居民生活常见事宜通过提醒、引导、通知等方式规范、说明,让群众了解所通知事宜的应用文体。
警情通报没有限定必须在多长时间之内发布,如果有较大,或者发生需要提醒公民警情才发布警情通报,影响巨大的刑事案件须发警情通报。
五、警情移交规定?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
(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六、纠纷类警情是属于非警务类警情吗?
您好,纠纷类警情通常属于非警务类警情的一种。非警务类警情主要指的是一些不涉及犯罪行为的警情,例如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民事纠纷等。纠纷类警情通常需要警察介入,但并不涉及刑事犯罪行为。
七、醉酒警情处置流程?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4、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八、110警情回访流程?
拨打110后,警方在街道警情信息,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和严重性来向不同的部分进行报告,由相关部门立刻出警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十四条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
(一)刑事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
(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四)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五)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第十五条 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应当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第十六条 对接报的符合本规则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中的重大案(事)件,应当根据警情的性质、事态规模、紧急程度,及时报告分管负责人,并按照工作预案和分管负责人的指示,迅速派警处置。
第十七条 对接报的规模较小、影响不大的一般性群体性事件,应当迅速将情况通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时酌情派警维持现场秩序,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疏导劝阻,防止事态扩大。
第十八条 对接报的规模较大、行为方式激烈的群体性事件,应当立即报告分管负责人,并按照工作预案和分管负责人的指示,派警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缓解、化解矛盾的工作,尽快平息事态。
第十九条 对接报的自然灾害事故,应当根据灾害的种类、程度派警处置,同时报告分管负责人。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二十二条 110处警工作实行“一级处警”和“就近处警”、“分类处警”相结合的处警原则;特大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警机制。
第二十三条 处警民警应当按规定着装,警容严整,携带必要的警械、通讯工具等处警装备;专职处警民警应当掌握基本的救人、救灾及医疗救护技能。
第二十四条 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警情妥善处置。处警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处警情况向110报警服务台反馈,并做好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对正在发生的案(事)件,最先到达现场的处警民警不足以制止或者控制局面的,应当立即将案(事)件情况报告110报警服务台。110报警服务台应当按照工作预案,迅速调集、指挥有关警种、部门赶赴现场增援或者进行布控查缉。
九、什么是警情推演?
警情推演就是警察抓犯人,执行公务的时候的事情推送出来,演成电视剧或者是短句
十、警情反馈的规范?
警情反馈是指社会公众通过求助电话,或警方巡逻等渠道向警方报警后,警方对报警信息核查、调度处置以及回访反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警情反馈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上要及时:在警情处理时,最好在事件结束1小时内完成反馈工作。
2. 精确度要高:反馈的结果要准确,不可有遗漏或违规操作等情况。
3. 语言要简洁、明了:反馈语言要简单、明了,方便公众理解,避免使用行话和敏感词汇。
4. 内容要全面:回访反馈时要全面、细致地告知社会公众警情处理过程、处置结果和后续相关服务等信息。
5. 服务态度要优质:在回访反馈中,警方工作人员应积极、热情,对社会公众的反馈信息进行回应和协调。
总之,规范的警情反馈是提高警民互动、增强警方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