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弦子乐器?

215 2024-01-16 07:50

一、藏族弦子乐器?

弦子,又叫“藏胡”堤藏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形似哑胡。取短木挖空,蒙上马皮或羊皮作共鸣箱。弓子弯而短,弓毛和弦都用马尾做成。音色柔美浑厚,传得很远。有一种藏族歌舞,藏语叫“谐腔”(即歌舞),在西藏叫“嘎姆谐”,四川、云南叫“耶”,跳这种舞时,采用弦子伴奏,并且由拉弦子的人领舞,人们因此把这种歌舞叫“弦子舞”,跳这种舞唱的歌叫“弦子”

二、藏族弦子指法口诀?

一、首先要弦能下指,也就是说琴弦离面不可过高。琴弦过高叫做抗指,会影响弹琴方法甚而累坏手指。

以七徽的位置说,琴弦离琴面应在五公分。过低易产生煞音(或叫沙音,古称

音),而且空弦可能拍

琴面。一般琴弦抗指除岳山太高外,还因为琴的低头不够。外行琴基至没有低头,所谓低头是指琴面自四

徽或三徽半或三徽的地方向琴头方向作弧形斜下去,这弧线自然的达到顶端。有的琴在岳山之外的地方另

成直线,即是外行造成的。有许多琴抗指并非因为岳山太高,而是因为低头不够。如果岳山一五公分而琴

不抗指,则最为理想。这样右手也不会在琴弦之间碰到琴面。有的琴低头不够而靠岳山低取其不抗指,那

么就会有拨弦时右手指碰到琴面的毛病了。还要注意有的琴低头也够,岳山也适当,但琴中部下弯,称为

折腰,也是要抗指的。相反如果拱背,则会有抑弦、沙音等问题。

2/3

二、琴面不可过于扁平。过于扁平左手按七弦尚无妨碍,但在七徽或七徽以上按一、二、三、四弦就会感到困难。琴面扁平是一弦到七弦之间的弦路上弧度过小,有的琴在四、五徽处弦路上真的就几乎是平面,

这样的琴不可用。有的琴虽有扁平之病,但因弦外的两侧弧度很大,或只在四徽以上才呈扁平状,就易被

忽略掉。

3/3

三、弦距不可过宽过窄。

弦距的宽窄是指岳山处琴弦间的距离。

有的琴因取料不足而两条弦之间距离很窄,

会令弹琴的人手指变得拘紧平板。

过宽则会感到不易控制。

应以一七公分为宜。

三、藏族弦子基本脚位?

藏族弦子有基本脚位。因为藏族弦子是一种传统乐器,其演奏技巧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掌握不同的脚位才能演奏出精彩的音乐。藏族弦子的基本脚位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走位”、“跳位”和“固定位”。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根据所需演奏的曲目和音调,选择并掌握不同的脚位,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演奏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藏族弦子不仅是藏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四、藏族弦子几根弦?

弦子有三根弦。藏语称为“毕央”,意为弦子。弦子,是藏族的传统乐器。过去,它是滇川藏高原流浪者的独门技艺,鲜有人会演奏。弦子形似二胡,用动物皮蒙盖琴桶,竹条系上马尾为弓。

五、藏族弦子歌词大意?

歌词的大意是希望大家都来西藏游玩

六、为什么叫藏族弦子?

弦子是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故称为藏族弦子。

中文名:弦子

民族:藏族

例曲:《献上雪白的哈达》

流行地区:康、藏地区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七、藏族歌舞音乐弦子的特点?

  弦子舞。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弦子舞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乐性歌舞。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弦子(藏族一种拉弦乐器)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

八、羌塘多少公顷?

羌塘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是2980万公顷

九、羌塘粤语读音?

塘粤语读音qiāng táng。

羌汉语文字

羌(拼音:qi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上有羊角的人。由于羌人多作战俘、奴隶,故有的字形增添绳索或刑具。羌本义即商代西方游牧部落的羌人。亦指羌人所建之方国。楚方言也用作语气词,用于句首。

十、羌塘高原范围?

羌塘高原(qiangtangplateau)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中国第2大湖区,世界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范围约指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东迄东经91°左右的内、外流区分水岭一线,西止于国境线,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面积59.7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 行政上属西藏自治区的那曲与阿里两地区管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