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

267 2024-12-20 08:10

一、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

灭绝(extinction),大灭绝(massextinction)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无论是从事地质、古生物工作的专业人员、化石的爱好者,还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士……在生命的漫长历史之中,灭绝是生命自然发展中必然和正常的现象,任何一个物种都会灭绝,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其中,幸运的,留下了一副嵌入岩石中的骨架,成为了身后某种智慧生物可以用来研究的化石;而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仅仅在时间的长河中,像流星一样,片刻的一闪之后,稍纵即逝……所谓的灭绝,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大灭绝,往往意味着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相对短暂的地质间隔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大规模丧失。提起大灭绝,地质历史时期最显著的就是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即二叠纪末大灭绝。在二叠纪大灭绝之后大概有90%以上的海洋动物的属在大约10-15个百万年之内发生了绝灭。而令人惊奇的是,陆生植物尽管完成了从古生代类型像中生代类型的转换,但是却没有发生规模相当的大灭绝现象……如此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地质科学尽管是一个将今论古的科学,可是毕竟讲究的是证据和推理。符合逻辑以及目前知识背景的推理和论证在谈谈大灭绝原因时候都是受欢迎的。研究二叠纪末大灭绝,首先要找到二叠纪——三叠纪的连续地层。在这方面,中国很有优势。研究人员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的地层中,铱元素要远远高于地壳中的一般岩石。铱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而在陨石中的含量却非常高,于是人们推断,可能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大规模的陨石撞击事件,陨石撞击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引起的烟尘遮蔽了天空很长时间,导致大量生物灭绝。对于这种理论,当然也有反对的原因。因为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也可以导致局部地区的铱元素异常。事实上,火山活动所引发的灾害(熔岩,火山灰等)当达到一定能够规模的时候,的确是足够引起大灭绝了。然而,火山还会留下起来的证据(如粘土岩等),在这方面的证据似乎就略显不足了。如果有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连续的火山岩石记录,还可以识别出这段地质时期中地球磁场的变化情况。地球磁场的变化可能是瞬间发生,有证据表明,新生代有孔虫的若干次绝灭事件与地球磁场的倒转现象是吻合的。磁极、磁场的强烈变化究竟有什么后果?人类从来都没有经历过,通过化石记录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问。另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的陆地开始拼合,在二叠纪末期,形成了超级联合大陆。陆地从翻开到联合,陆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可是浅海区域(大陆架)的区域却发生了显著的减少。因此,很多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大规模缩减了,如此便导致了大灭绝的发生,而陆地上却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洪河兄比较倾向的二叠纪末大灭绝原因。然而,大灭绝现象的原因往往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的证据而有不同的解释。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时候不要将各种观点想当然的混在一起。科学研究往往不能提出一个问题的明确答案,而提出问题或许更加重要。

二、新西兰物种灭绝的原因?

是跟气候有关,导致生物“大死亡”的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气温升高和海水变暖。根据新西兰在2019年发布的《气候报告》中表示,由于气候变化致使海洋气温升高,破坏了该国的本土海洋植物、动物和栖息地。

这些现象足以可见我们的地球环境已经不再乐观了,有关专家表示,水温越高,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就越差,因此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地释放到大气中,并对气候变化产生强烈影响。而海洋中物种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沿海地区和栖息地等将面临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

三、夏威夷群岛物种丰富的原因?

夏威夷群岛植被茂盛,物种丰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广布。

夏威夷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四周环海,降水较丰富;相对高差大,垂直差异显著;区域范围大,物种丰富;火山灰较多,土壤肥沃,植物易生长;远离大陆,物种受外界影响小。

四、物种灭绝的四大原因?

全球气候变冷、岩浆、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气温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

一、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中,约85%的物种灭亡,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依据灭种的生物分类的属的数量,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二、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很多科学家认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原因,是一次全球变冷事件。

三、、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关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发生过程,已有多种假设,包含剧烈与缓慢的过程;剧烈过程理论,包含大型或多颗陨石造成的撞击事件、连续性火山爆发、或是海床急骤释放出大量甲烷水合物。缓慢过程理论,包含海平面改变、缺氧、以及逐渐增加的干旱气候。

四、第四次发生在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科学家认为,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岩浆。大量岩浆由于不明原因,从美国东部以及加勒比地区喷涌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长约2500千米,宽50米的裂缝,把盘古大陆分成两半。

五、东汉灭绝的物种?

在距今5000年前,那时中国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左右,根据竺可桢等气候学家的测算,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部落联盟和夏朝商朝时期,当时中国整体处于温暖时期,北亚热带的北界,比现在要北移2.5个纬度,气温也要高出2-3摄氏度。

但气候每一次微小的波动,都将带给自然和历史以剧烈的震动。

大约从公元前1100年开始,历史进入到周朝后,中国气候再次转入寒冷期,这一次的小冰期蔓延了整个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50多年,对此《古本竹书纪年》记载道,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3年)“冬,大雨雹,牛马死,(长)江、汉(江)俱冻”。

随着气候转入寒冷期,中原地区的先人们发现,原来在河南等中原地带广泛存在的犀牛、大象等动物逐渐退出黄河流域、开始南迁,对此《吕氏春秋·古乐》和《孟子·滕文公下》将其表述为周武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但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南迁,实际上仅仅依靠人力是做不到的,其南迁的背景,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第一个寒冷期的到来。

尽管从西周时期开始,黄河流域的犀牛和大象逐渐消失,然而在相对温暖、森林广袤的江淮流域,犀牛、大象仍然广泛存在,因此先人们对于犀牛的南迁虽然不解,但也并不以为然,对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就写道:“牛则有皮,犀兕(读作sì,指犀牛)尚多”。由于当时中国大地上广泛分布着犀牛,因此先秦时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牛甲,甚至成了南方的楚国和吴国的大规模战争装备。

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就写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当时,在楚国广阔的南方荆楚地区,“犀兕麋鹿满之”。

▲犀牛

吴越两国在争战过程中,双方更是拥有大规模配备犀牛甲的军队,《吴越春秋》记载,在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决战中,吴国:

“今夫差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

尽管史料记载存在夸张成分,但是犀牛甲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普及,也由此可见一斑,而对阵吴国,越国的军队也同样是身着犀牛甲:

“越王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皆被兕甲又令安广之人,佩石碣之矢,张卢生之弩。”

2

但是对于这种中原地区的气候和物种变化,先秦时人也开始了敏锐的观察,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就曾经追忆说,当尧之时: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孟子身处的战国时期,当时中原地区的原始森林草地已经遭到了大规模开垦破坏,而犀牛、大象等热带、亚热带动物也逐渐消失,改而迁徙到了江淮流域和广阔的南方地区,而中华先民随着大自然和环境变迁而迁徙的脚步,也一直没有停歇。

甲骨文和先秦史料记载,夏朝和商朝时期,国都经常迁徙不定,史称夏后氏十迁;殷人(商人)也自称是“不常宁”、“不常厥邑”。其中最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古人是游牧农业经济,每隔几年当地力减退,农作物产量就会严重下降,于是人民不得不迁至别处,另辟一片新耕地。

西周建国初期,由于地广人稀,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开疆拓土,即使到了东周初期,当时,郑国迁都到新郑(今河南新郑),郑人“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由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存在广阔的旷野,因此郑国与宋国(位处今河南商丘之北)之间还有不少“隙地”,可见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垦殖的范围仍然不大,天然植被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到了战国初期,已经出现了“宋无长木”的情况。

随着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加上各国竞相变法,发展农耕、鼓励垦荒,因此到了战国时期,今天的河南地区已经“无长木”,山东丘陵西路的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而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带,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缺乏木材取火的问题。

▲中国森林变化图

这种中华先民对于森林植被的大规模破坏,带来的结果,就是到了战国时期,“黄河”的逐渐出现。

在先秦以及秦、西汉初期,古人对于“黄河”都称为“河”,因为当时黄河水质清澈,并不存在大规模携带泥沙的问题,《诗经·伐檀》就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战国以前的先秦时期,当时黄河流域仍然存在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因此先人在此砍伐檀树等大型乔木,“河水”的清澈水质更是成为古人诗歌的歌颂对象,然而到了战国后期,随着人类开垦、战争破坏的影响,黄河中游的森林开始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破坏。

以泾河为例,泾河到了战国后期的含沙量已经很高,随着秦汉定都关中,日趋繁盛的人口活动和关中地区经营需要,使得大规模的毁林造田不断出现,于是,到了西汉中期,泾河更加浑浊,出现了“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特点。

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河套平原、宁夏六盘山东麓的泾河水质变浊变差,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剧烈活动影响的结果,在自身和各条支流大量泥沙的冲击下,到了战国后期,黄河开始被称为“浊河”,到了唐朝,“黄河”的名称开始固定下来。

▲黄河一直到战国后期才开始逐渐变浊、变黄

起初,黄河在战国中期、也就是公元四世纪以前流经河北平原入海,两岸并没有构筑堤防,公元前四世纪,也就是战国中期开始,各个诸侯国开始在黄河下游建筑堤防,于是黄河河道开始固定,刚开始时,由于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因此两岸堤坝达到50汉里、20000多米之宽,因此黄河在下游得以随意游荡,河道的蓄洪能力也较强。

但随着下游地区人口的的不断增多,中华先民开始在黄河大堤内的河槽滩涂上进行垦殖,并不断缩小黄河堤坝,这就使得黄河下游的河床日益缩小,加上河身弯曲,使得下游迅速淤积增高,险情迭出。

于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开始了。

由于黄河中游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加上水土流失下河水泥沙含量过高,因此到了西汉时期,黄河出现了十次较大的决溢改道,这是黄河大规模泛滥的开始。

鉴于黄河的频繁决溢,到了东汉时期,公元69-70年,东汉政府动员了几十万军民,在王景的主持下,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此后大约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没有发生较大改道。

但是人类治理黄河的过程,也在为下一次的灾害埋下隐患。

以汉武帝时期治理黄河为例,当时为了治河,汉武帝下令将黄河流域的河南淇县的大规模竹林砍伐“下淇园之竹为楗”、“斩淇园之竹木塞决河”,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汉军为了讨伐叛军,更是“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转以给军”,在治河和战争、人类活动的大规模破坏下,到了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当时河南淇县的大规模竹林已经消失,对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感慨地说:

“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

尽管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原始森林植被就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并在西汉和东汉初期造成了大规模洪涝灾害,但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下,并将黄河流域的大量耕地改为牧场,这就使得黄河流域的植被部分得到了恢复,随着水土流失的改善,黄河在称为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

但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气候的转寒、变干,黄河流域的森林植被已经不可能恢复到战国以前的状况。

六、物种灭绝 文案?

1.我真的感到特别的无语了,那物种已经灭绝了,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遗憾,一直无法看到恐龙的雄伟身姿!

2.有些动物的物种已经灭绝了,所以让我们好好的保护环境,好好的爱护动物,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好好的繁衍下去!

3.所有的美丽世界由大家共同创造,物种已经灭绝,所以要让我们大家珍惜每一个小动物,给他们足够的关怀与呵护!

七、物种灭绝发散思维

物种灭绝: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在这个充满多样性和奇观的地球上,物种的灭绝是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问题。虽然灭绝是地球生命历史中的自然现象,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上升。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保护和维持我们珍贵的生态系统的关注。然而,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发散思维来解决这个紧迫的问题。

发散思维是指以非线性、创新和多角度的方式思考问题。它强调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寻找新颖的解决方案。在面对物种灭绝的挑战时,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勇敢地探索新的想法和策略。

保护栖息地

保护栖息地是防止物种灭绝的一个重要策略。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物种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因此,保护栖息地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发散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保护栖息地的途径。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在城市环境中创造更多的自然空间,例如屋顶花园和城市公园。这样的举措有助于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吸引和维护多样的物种。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发散思维来提出更多的创新方法,如人工将栖息地迁移到适合物种生存的地方。

改变消费习惯

另一个导致物种灭绝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消费习惯。发散思维可以激励我们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转向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例如,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减少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发散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创新的替代材料和解决方案,减少对塑料的依赖。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将循环经济引入日常生活,通过回收和再利用资源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教育与意识提升

教育和意识提升对于解决物种灭绝问题至关重要。发散思维可以激发我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地球上的多样性。

通过发散思维,我们可以开发出创新的教育方法,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了解自然的美妙。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大众传媒来传播关于物种保护的重要信息,提高公众意识。

国际合作与合作创新

面对全球性的物种灭绝问题,国际合作和合作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发散思维促使我们摒弃传统的竞争观念,转向合作和共享资源的理念。

通过发散思维,我们可以建立跨国界的保护区,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保护物种。此外,我们可以共享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方法。

结论

物种灭绝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发散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开辟出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保护栖息地、改变消费习惯、教育与意识提升以及国际合作与合作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物种灭绝。让我们鼓起勇气,用发散思维来拯救我们宝贵的地球。

八、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关于这个问题,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栖息地破坏:人类的城市化、农业和工业活动等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或丧失。

2. 污染: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毒害,并使很多物种难以生存。

3. 过度捕猎和捕捞:人类过度捕猎和捕捞造成了许多动物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很多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4. 入侵物种:人类引入的外来入侵物种,如外来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5.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气温升高、降雨量不均等问题,使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灭绝。

6. 疾病:人类活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如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疾病传播,对某些物种造成了威胁。

九、长江还没灭绝的物种?

里面还有扬子鳄,中华鲟和娃娃鱼以及江豚这些没有灭绝,不过只有白鳍豚已经灭绝了,白鳍豚曾经生活在长江流域,后来由于水资源污染,导致到了2006年的时候白鳍豚已经消失了,除此之外,还有扬子鳄濒临灭绝,数量在野外不超过200只的。

十、快灭绝的稀有物种?

以下是一些快灭绝的稀有物种:

1. 白犀牛:目前只剩下两种亚种,总数不到5000只。

2. 金丝猴: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区,总数约4000只。

3. 南极企鹅:由于气候变化和渔业捕捞,目前总数已经减少到不到5万只。

4. 雪豹:分布在中亚和南亚的地区,目前总数不到5000只。

5. 大熊猫:目前只分布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总数大约有1800只。

6. 南方仙人掌: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种濒危植物,目前只剩下几百株。

7. 红树林: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全球大约有50%的红树林已经消失。

8. 红海龟:由于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目前总数已经减少到不到1万只。

9. 黑猩猩: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地区,目前总数不到30万只。

10. 大西洋帆鱼:由于过度捕捞,目前总数已经减少到不到3000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