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沙群岛植物数量统计图
翻开中国地图册,在南中国海那片蔚蓝大海深处、在红色珊瑚礁和蓝色海水的图标后面藏着一个叫做西沙群岛的地方,这里才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岛之一,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方。
西沙群岛以永兴岛为中心,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
西沙群岛终年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热带植物丛生,四季繁茂。
二、西沙群岛的物种
美丽是西沙群岛的名片。西沙群岛拥有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还有一群当代最可爱的人守卫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最可爱的人的点滴事情凝聚成另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心灵之美。月亮河、大海、渔村,鱼群、海龟、水母,以及各种各样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的精彩描写,和与西沙群岛融为一体的最美丽的人的各种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一口气读完刘先平写的《美丽的西沙群岛》。
从月亮河出发,一路航行,我们跟着作者的足迹,踏遍西沙群岛的各个角落。在航行中,我们经过了著名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认识了美丽的水上杀手---水母,还有精灵似的飞鱼与天敌的生死大博弈。历史古迹的存在,也验证了美丽的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岛上从战士到将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几天几夜讲不完,它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会感染每一个与他们接触的人。西沙群岛丰富的鱼类资源,不可多得的可燃冰资源,还有岛上各种野生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有详细的描述。
这本书包含许多独自成篇的文章,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珊瑚世界和五色土两篇文章。珊瑚世界这篇文章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珊瑚虫的五彩缤纷,表现出了西沙群岛的生态美。五色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中建岛粮食缺,土又不适合种菜,战士们从各自家乡运来土种菜,表现出了战士们的心灵美。
我很喜欢这本书,书上用很多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生态美和自然美,读完使人回味无穷。
最可爱的还是西沙群岛的战士,他们不仅守卫着西沙群岛,还保护着西沙生态。看,战士们把搁浅的鲸鱼搬到水里,还帮助海龟妈妈保护小海龟,使大多数海龟顺利到达海里。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西沙群岛的美丽才会更加突出。我们国家也正是有了像西沙群岛战士这样许许多多心灵美的人,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三、西沙群岛总共有多少种生物
海南岛的海洋生物不计其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鱼类;2.海龟;3、海参;4.海贝;5.海蛇;6.其他海产(主要有软体类动物、腔肠动物类、甲壳类动物和藻类。) 资料链接: 1、鱼类 我国南海海洋鱼类约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南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南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质,1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2、海龟 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南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 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南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 100—200公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和蛋都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龟板可制成龟板胶,是较高级的营养补品。龟掌、龟血、龟油及龟脏都可入药,对肾亏、肺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疗效。长期以来,海龟是南岛的主要特产之一,年产量可达2000多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把海龟列为重点保护的海洋动物,禁止捕捉。使海龟得到很好的保护,繁殖和回游的数量急剧增多。有许多海龟还滞留在岛屿礁盘的越冬。 海龟中还有一种很珍贵的品种,即玳瑁。外形与“绿蠵龟”相似,因其背甲鳞共有十三块,俗称“十三鳞”。鳞片质地优良,花纹美丽。光泽透亮,最是适宜制作珍贵的装饰品。 3、海参 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南沙群岛出产20 种,南沙群岛素以其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梅花参“参中之王”,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非常显著。 4、海贝 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南沙群岛分布约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以大者为佳,肉质鲜美,已属佳品,其闭壳肌(俗称“ 蚵筋”)更是海产天然食品中的极品,食吃时撕成细条丝状,一丝入口,久嚼不烂其味的尤鲜。每公斤售价至近千元。 观赏贝类是南沙群岛又一重要的“土特产”。品种繁多,形状各异,色泽鲜艳,光彩夺目,不仅供观赏,也是制作名贵工艺品的重要原料。虎斑贝、唐冠螺、眼球贝、蜘珠螺等是其中珍品。海贝中很多是珍稀动物,已被列为自然资源保护对象。 5、海蛇 海蛇亦称"青环海蛇","斑海蛇",爬行纲,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 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 卵生。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近海。中国沿海有23种海蛇,其中广东、福建沿海海蛇资源丰富,以北部湾最多,每年可到5万多公斤。福建平潭、惠安、东山等各沿海县每年捕获可达1万多公斤。 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6.其他海产 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软体类除了上面介绍的贝类以外,还有弛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等;甲壳类的螃蟹、龙虾等等。这些都是南沙群岛的主要海产。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产区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7、南沙群岛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包括:红珊瑚、库氏砗磲和鹦鹉螺,均是珍稀的海洋生物。 红珊瑚,属腔肠动物类。同其他珊瑚一样,终生水媳型,红珊瑚由中胶层形成骨骼,骨质坚硬,颜色艳美,状如繁枝之树,出产极其稀少。可作高级装饰品。 库氏砗磲,属软体动物类。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叠的鳞片。
四、西沙群岛有树吗
西沙群岛遍地鸟蛋因为西沙群岛很多鸟。
这句话讲西沙群岛的鸟非常多.岛上的树多,鸟就有栖息之地,树多必然鸟多,鸟多必然鸟蛋多,鸟粪也多,可以使人确信西沙群岛的鸟极多,整个群岛都被鸟占据着,所以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五、西沙群岛植物有哪些
(一)西沙旅游开发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海岛资源丰富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向,距离海南岛约180海里,距离适中,对于想要远离喧嚣的旅游者而言这样的距离可以接受,在享受宁静的海岛休闲的同时而不必担心交通、补给等问题。西沙群岛共有岛礁40多个,在南海四大群岛中,其露出海面的陆地最多,共有22座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礁珊瑚礁林立,拥有独特的海岛资源,是西沙旅游的首要特色。
2.热带气候显著、海产十分丰富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终日炎热湿润但是并无酷暑,晚上凉爽舒适。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特殊的地貌形态和土壤、植被类型,海岛植物高大茂密,形成典型的热带海岸林,这些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是其他地方的无居民海岛无法比拟的。西沙群岛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众多,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这也是开发特色旅游的良好条件。
(二)西沙旅游开发的劣势
1.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成本大
西沙群岛属于无居民海岛,绝大多数岛屿长年无人居住,岛上的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与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几乎为零(只有永兴岛等极个别的岛屿由于国防的需要而存在一些必要的设施)。无居民海岛也没有任何的供电设备,需要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或是潮汐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的无污染供电设备。由于海岛分散(基础建设难以共享),加之交通不便(主要依赖于海上或者空中交通),增加了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和开发成本。
2.淡水资源紧缺,制约旅游开发
西沙群岛只有个别海岛有淡水,其余岛屿只能依靠岛外引水或是海水淡化,需要建设岛外引水工程或是购买海水淡化设备,并且生活污水需要进行去污处理,直接导致淡水供应的投入增加。这对西沙旅游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制约,使西沙旅游开发只能适度发展。
六、西沙群岛的海底有什么植物
我国南沙群岛琼台礁发现珍稀植物本内苏铁(苏铁常说的铁树),在网上炒作很多年。琼台礁发现的这株本内苏铁据说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株,至今存活在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上。但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作为全世界唯一一株本内苏铁,本应轰动世界,为什么国内外的新闻媒体没见报道,科学家没有前往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呢?因为本内苏铁早灭绝于白垩纪时期,现在能看到的仅是化石,没有人相信全世界会有本内苏铁活体存在,所以也就没有人关心琼台礁的植物到底是什么。
本内苏铁属于古植物苏铁纲的一目。生存于晚古生代到晚白垩世,现早已经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