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是如何灭亡的?

极地旅行网 2023-08-15 11:38 编辑:admin 50阅读

一、古希腊是如何灭亡的?

1、古希腊长期的分裂,使诸城邦不能够集合自身的全部力量来抵抗外敌,即使是在希腊诸城邦大联合抵抗波斯帝国入侵之时,诸城邦也是有提议投降的,只是一方面作为领袖的斯巴达和雅典都倡议抵抗,另一方面波斯帝国太过苛刻,才使得诸城邦联合抵抗。

在面对外族之时尚且如此,那面对同文同种的马其顿时的表现那就可想而知了。

2、其政治制度固然先进,但是其弊端也很明显。在国家危急时刻,共和制度不能使国家力量迅速的集结,因为这些力量的集结需要得到议会的表决同意,而这显然是不利于危机的解决的。也正是有鉴于此,现代的国家制度才赋予了国家元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可以直接掌握国家力量。

3、雅典和斯巴达的常年斗争削弱了诸城邦对马其顿的抵抗力量。一直以来,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希腊的主导权而斗争,虽然雅典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但是斯巴达的战士却是希腊最强大的,因此双方的斗争虽然雅典占上风,却也都是惨胜。

4、马其顿经过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已经拥有了统一希腊诸城邦的实力,特别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他创造了“斜方阵”这一能够最大发挥马其顿重步兵力量的阵法,更是使得马其顿军队成为当时西方最强大的武力集团。

5、亚历山大大帝的个人能力极为优秀。

二、科学技术史 为什么古希腊由兴盛走向衰败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三、古希腊文明概况

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先在克里特岛获得发展。克里特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弥诺斯统治时期臻于极盛。显然是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文明在这之后突然湮没,古希腊文明发展移向巴尔干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迈锡尼成为新的文明发展中心。迈锡尼文明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新的繁荣,已见于克里特文明的线型文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使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这一文明阶段的后期(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衰落。希腊社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历史倒退后,继而进入主要以雅典为中心的新的文明发展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古典时期。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希腊被新崛起的马其顿征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古希腊文明进入“希腊化”时期,在东方各国文明的的影响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四、希腊历史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千纪初期的希腊 近代考古发掘揭示,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初有了国家和文字。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讲希腊语的部落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公元前第 2千纪的中、后期,希腊人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旧译“派洛斯”)等小国,已有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起,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 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一、二百年内,迈锡尼文明逐渐衰落。一些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讲希腊语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引起了塞萨利亚及其以南的许多希腊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迁徙。国家、文字和宏伟的宫殿都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希腊人居住的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荷马时代”。

五、给我一个支点一个扛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名言是谁说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了多种机械,为人民、为祖国服务。关于他发明创造和保卫祖国的故事,流传至今。

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1. 浮力原理

2. 杠杆原理

3. 《几何原本》

4. 螺旋式抽水机

杠杆定理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动!”

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

(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