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南美参战国家?

极地旅行网 2023-10-07 07:28 编辑:admin 197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时在欧洲西线作战的盟军主要是英美军队,还包括一些英联邦部队,然而在意大利战役中,却有一支“眼镜蛇”部队表现抢眼,他们协同美军攻破“哥特防线”,随后又血战一个冬天,拿下德军在意大利北部的坚固支撑点卡斯泰洛山,这支部队就盟军中的巴西远征军。

二战前,德国在南美的影响力很大,纳粹思想被广泛接受,法西斯主义在那儿拥趸众多,这也是二战后许多纳粹战犯隐匿在南美的原因。至今,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的军装与二战德军的军装非常相似,可见当年德国在南美渗透之深。

上世纪30年代,巴西也曾是纳粹思想接受度很高国家之一,当时巴西拥有4万纳粹党徒,是欧洲之外最人数多最的纳粹党员群体。当时的巴西总统是瓦加斯,他和阿根廷独裁者贝隆一样,都是纳粹的崇拜者和同情者,在意识形态上接近德国。1937年11月10日,他发动政变废止原宪法、禁止一切政党活动,使自己成了所谓的“新国家”的独裁者,而在同一年颁布的新宪法就是以法西斯德国宪法为蓝本的。

瓦加斯总统

不仅巴西对纳粹德国有着思想和精神上的欣赏,德国也非常重视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1933—1938年间,德国是巴西棉花,咖啡和可可豆的最大购买商之一,而且两国贸易往来还扩展到军事领域,1938年3月,巴西与德国克虏伯公司签订了价值高达5500万美元的军事订货合同,加速了巴西军事的现代化进程。所以两国关系是以广泛的军事和经济关系为纽带的。在今天的巴西,仍然有许多当年纳粹活动的遗迹,比如纳粹探险队的墓地、被废弃的纳粹农场等等。

巴西与德国的密切关系令美国十分焦虑,一旦巴西公开与德国结盟,那么美国后院将出现一个强敌,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

欧战爆发后,英国战事不利,在非洲也连连受挫,可当时美国运输机还没有飞越大西洋的能力,无法给迅速给英国提供援助,而巴西东北部城市纳塔尔距离非洲只有2200公里,是美洲离非洲最近的地点,如果美国能在纳塔尔建立基地,就能直接给英国非洲军团提供物资援助。

为了拉拢巴西,美国积极展开了外交活动,派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前去游说,并在1940年7月至1941年12月,向巴西提供了数额巨大的军事、技术和财政援助。

瓦加斯总统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欣赏纳粹,却又是个务实老练的政治家,他更看重国家利益,见美德两强都有求于他,便采取骑墙政策,两头拿好处。当1940年德军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时,巴西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厂合作项目一直没有中断,而当1940年下半年,德国在大不列颠战役失利后,他逐渐偏向美国。当美国1941开始援助巴西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造大型炼钢厂时,瓦加斯于这年2月向美国保证,如果美国受到别国攻击,巴西将全力支持美国。此后,美军援助英国非洲军团的的物资从迈阿密装运起飞,经停纳塔尔加油后再飞往非洲。此外,巴西还积极拥护《大西洋宪章》,宣布与美国进行联合海上巡逻护航。

瓦加斯与罗斯福会谈

巴西倒向美国令希特勒气急败坏,他指责巴西是无耻的背叛,“元首的愤怒”导致了残酷报复,1942年2月至8月,德国击沉了近20艘巴西商船,遇难人数超过一千人。

袭船事件发生后,巴西东北沿海的沙滩上经常出现大量遇难者的遗体和船只的残骸。这种惨状激起了巴西人民对纳粹的仇视,“元首的愤怒”终于引起了巴西人民的愤怒,以巴西学生联盟为首的抗议民众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对德国宣战,同时,社会出现骚乱,愤怒的人群袭击了德国领事馆以及德国人开的商店和报社。

巴西政府此时对战局有了清醒的认识,预料德国必败,他们对德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清晰,同时也为了平息国内局势,瓦加斯政府最终于1942年8月31日对德意宣战。

当时巴西已经经历了长久和平,自1864年的巴拉圭战争后,再也没有过战争,而整个南美也是在世界大战中没有硝烟的一片乐土,南美人并不想卷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乌拉圭对轴心国宣战,但当时就有乌拉圭政治家宣称:“这场战争应该由金黄头发的人和黄种人自己解决,反正这是狮子与狮子为争夺猎物的斗争。”这种观点其实代表了那时南美人的心声。巴西人虽然因纳粹暴行一时激愤,但并不是真要去打仗。然而巴西政府却把这场战争看做机遇,认为参战有利于提高巴西在战后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因此下定决心参战,他们准备派出2万人的部队,包括海陆空军,占巴西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

但凭巴西的经济、军事、海运能力是无法独立组建一支远征军跨洋作战的,因此就与美国协商,敦请美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壮举。然而美国对此并不热情,美国只需要巴西站队自己一方就可以了,并不希望他们派兵参战,因为巴西那点军力对战局无足轻重,弄不好还会成为盟军的负担。美国之前已经因为同样的原因婉言拒绝了墨西哥的参战请求,理由是海运能力不足,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可是巴西却不放弃,坚决要求参战,考虑到两国关系大局,美国最后同意了。

愿望得到满足的巴西非常兴奋,立即紧锣密鼓地筹划组建远征军,他们征调兵员、训练部队、研究欧洲的战场环境,做足了各种准备。

希特勒听说巴西也要派兵参战时,不禁嗤之以鼻,他轻蔑地说:“巴西军队若能渡海远征,除非巴西的蛇开始抽烟斗!”巴西人得知元首的嘲讽后,就把远征军臂章图案设计成一条叼着烟斗的眼镜蛇,那条眼镜蛇看起来十分凶猛,而且大烟斗里冒着浓烟。由于希特勒最讨厌抽烟,所以这个图案既是对希特勒言论的回击,也是对他的反讽。

1943年7月2日下午6时30分,巴西远征军第一梯队5000名士兵,登上美国“曼将军”号运输船,奔赴欧洲战场。经过两周航行,“曼将军”号抵达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港。

盟军自1943年7月在西西里登陆以来,战事并不顺利,进展一直十分缓慢。由于意大利中北部地区有许多山地,德军依托地形顽强抵抗,双方在此僵持不下。巴西远征军到达时,盟军正在准备新一轮攻势,于是,他们马上就展开了与盟军了的战前协同训练。

8月,巴西远征军被正式编入美军第15集团军,不久又改随美军第4军开赴前线,攻打德军的“哥特防线”。战斗开始后,巴西远征军士气高昂,作风勇猛,与美军密切协同,一路斩关夺隘,高歌猛进,“眼镜蛇”部队的威名随之传扬开来,英美盟友也对他们刮目相看。

但是当部队推进到卡斯秦洛山下时,攻势却受阻了。卡斯泰洛山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正北偏西约50公里处,高987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10月,盟军在突破了“哥特防线”之后,继续挥师北上,原计划在圣诞节前攻占波伦亚城,把那里作为过冬基地,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拿下卡斯秦洛山,对波伦亚形成由西向东的迂回包抄态势。

然而山上和附近山头驻守着一个师的德军,他们凭险据守,在卡斯泰洛山一带构筑了一道火力绵密的坚固防御体系。

11月24日,盟军向卡斯泰洛山发起了第一次攻击,但在德军交叉火力的猛烈打击下败退下来,德军趁机反攻。美军撤退时没有事先通知巴西远征军,致使他们侧翼暴露,遭受重大伤亡。

次日上午8时,盟军重振旗鼓后再次进攻,双方激战一天,仍然被德军击退。两次进攻失利,又被盟友所坑,这让巴西人很恼火。巴西远征军司令马斯卡雷尼亚斯在11月26日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要求不再受美第4军的节制,让他的部队独立攻打卡斯泰洛山。

两战皆北的美军面此时无计可施,既然巴西人愿意去啃这块硬骨头,他们也就顺水推舟,表示同意。独立作战的巴西远征军于11月29日和12月12日两次发起强攻,却都铩羽而归,巴西士兵和指挥官缺乏战斗经验的缺陷暴露无遗,但他们的勇猛顽强却赢得了盟军的尊敬。

由于德军顾强抵抗,盟军接连受挫,直到年底,波伦亚仍在德军手中,又时值寒冬,盟军被迫转攻为守,让部队休整,等待来年天气转暖后再重拾攻势。

1944年2月,盟军兵分左右两路开始对位于伦巴第平原东南部、亚平宁山北麓的德军主力展开钳形攻势,并计划在总攻之前,先切断敌人的退路。美第五集团军是其中的左路军。他们预定从卡斯泰落山一线出击,向北推进到波伦亚西侧。然而卡斯泰洛山这个拦路虎挡住了他们的进军线路,为了实现战役目的,必须拔掉这个钉子。

2月21日,巴西远征军受命再度向卡斯泰洛山发起进攻。由于此战事关巴西国家和军队的声誉,所以,巴西全体将士用命,指挥官精心策划,准备发出全力一击。

远征军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不再一味强攻,改成正面进攻和两翼渗透的战法。21上午,他们派出会讲意大利语的士兵组成小分队,伪装成意大利人接近德军阵地,在德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拿下了德军据守的关键火力点,然后,在下午4时20分发起总攻,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激战,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卡斯泰洛山顶。

此后巴西远征军一路向北,势不可挡,接连攻克卡斯泰尔诺沃、蒙特塞、佐卡、科来基奥和福尔诺沃等地,到1945年5年5月为止,共俘获德意战俘2万多人,自身伤亡官兵900余人,其中牺牲469人,巴西飞行员也执行了2550次飞行任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里约二战纪念碑

鉴于巴西在二中坚定站在盟国一方,并出兵打击法西斯的贡献,美国在成立联合国时提名巴西担任常任理事国,虽然后来因苏联和英国的反对作罢,可是巴西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切实提高;也因为二战中与美国结下的友谊,巴西得到了西方的大力援助,工业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先进航空工业的大国,是南美的领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