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赤道的一海里比两极短?
由于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300m,以地球平均半径算出的1海里为:1海里=2*π*6371300/360/60=1853.3m(其中360即360°,60指60分)。
由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形状,因此各纬度上计算出来的海里数就有所不同,即最短的海里是在赤道,1海里=1843米;最长的海里是在南北两极上,1海里=1862米。所以赤道的1海里比两极短。
二、赤道的重力为什么比两极的重力低?
赤道比两级重力要小! 原因有两个;
1.
地球不是规则的球体,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小,也就是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扁球体.由于赤道比两极远距地心远,所以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小于两极的重力加速度的.
2.
赤道上的物体需要随地球自转,而两极上的物体不需要.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了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小于万有引力.
三、赤道和两极的纬度?
赤道的纬度是0度。北极和南极的纬度都是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纬度度数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在赤道和两极之间,有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纬度分别为南纬,北纬23度26分左右。还有北极圈和南极圈。纬度分别为南纬66度34分,北纬66.5度。
四、两极和赤道的特点?
从两极到赤道,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两极寒冷,赤道炎热。中间气温逐步过度。
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这是因为赤道的日照光线强,直射面积小,所以赤道炎热,而两极地区全年直射面积大,太阳高度角都比较小,所以两极特别寒冷。
因此,从两极到赤道的气温是从寒冷逐步过度到炎热。
五、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
赤道长度: 40,076千米 子午线长度(也就是“地球南北极距离”): 40,009千米 极半径长度: 6,356.8千米 赤道半径长度: 6,378.2千米 扁率: 1/298 面积:510,000,000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长度: 6,371千米 体积:1,083,230,000,000立方千米 总体来看,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6,356.8km(千米);比从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离6378.2km短21.4km。扁率为1/298。赤道一带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点扁,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应该说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由于地球体积庞大,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体比起来仍极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仍是一个圆球。
但如降到低空,透过大气和海洋,这时看到的固体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犹如一个干皱了的苹果。
六、g跟赤道两极的关系?
g是重力加速度的意思,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吸引力是向心力,而重力是向心力的一个分力,在赤道附近,重力就是向心力,而在两极附近,向心力的分力为重力,所以,在赤道附近的g会小于在两极附近的g
七、g在赤道大还是两极大?
g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g,是重力加速度的符号,也叫重力常数,单位米/秒²。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质量m乘以加速度a就是它所受的力,即F=ma,所以重力G=mg,g=G/m。可见物体的重力加速度跟它所受的重力大小正相关。地球上物体的万有引力是重力和向心力的合力,由于地球自转,两极的向心力最小,赤道的向心力最大(物体向心力跟半径成正相关,两极同地轴间的距离为零,在赤道距离最大),所以两极重力最大,g也最大,在赤道重力最小,g也最小。
八、两极和赤道哪个纬度高?
按照地理学通常的概念,南北极的纬度都是最高的,而赤道的纬度为基准零。
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写作90°S).
北极圈的纬度是北纬66度34分,南极圈的纬度是南纬66度34分。它是地球上地域划分的界限,有些气候学家将也是全球划分气候带的界限。
九、赤道直径和两极的长度差是多少?
1. 赤道直径和两极的长度差是很小的。2. 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赤道是地球的最宽处,而两极是地球的最窄处。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了离心力,使得赤道稍微膨胀,而两极稍微收缩,导致赤道直径略大于两极的长度。3. 根据测量数据,赤道直径和两极的长度差约为42.8千米。这个差距虽然很小,但在地球的尺度上是可以被观测到的。这个差异也对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赤道地区相对于两极地区更加炎热,气候和生态环境也有所不同。
十、赤道离天空近还是两极近?
赤道在地球的中部,南极和北极在地球的两端,如果说两者谁离天空更近,我们要确认一个问题,地球的形状是椭圆形的球体,我们说的天空是包裹这个球体的大气层,超过大气层就是太空了,这样可以看出地球上任意一个同等海拔的地点到天空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是赤道还是两极,只要是同等海拔到天空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