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是指赤道的什么现象?

102 2025-04-01 05:39

一、厄尔尼诺是指赤道的什么现象?

1.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度长时间、不同断的异常增温现象。

2.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除此之外,拉尼娜现象有时也会紧随厄尔尼诺现象而发生。

3.

厄尔尼诺大约每隔7年出现一次,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

4.

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的分析研判,认为厄尔尼诺是全球性气候异常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现象

二、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部和西部?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

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三、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位于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它通常在2-7年内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月至一年左右。

在常年情况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较低,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水温度升高,可以影响气候和环境。

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气候,例如一些地区的降雨量异常增加或减少,风向和风速也会发生改变。此外,该现象还会对渔业、农业以及流行病等产生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地球自转等因素,是当前气象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四、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于位于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南美沿岸的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徙。

五、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数年发生一次的海水增温现象,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普遍提高.

六、厄尔尼诺现象具体指什么?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 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是拉尼娜现象,也叫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 反厄尔尼诺现象意指全球气候变冷。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七、厄尔尼诺是指海水温度的什么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孩子”之意,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从我国6-8月主要雨带位置来看,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夏季雨带位置在江、淮流域.形象一点说,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可比作是热带地区的心脏跳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好象是热带地区得了一个心脏病,使得规律性的低频振荡出现了异常现象.

当上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八、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它一般出现在12月圣诞节前后,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形成原因

当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东南信风减弱后,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会减少或停止,从而形成大范围海水温度异常增暖,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态呈4~5年的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里,特别是自转变慢的年份。地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减慢可能是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积而发生海水增温、海面抬高的厄尔尼诺现象。

监测方法

一般认为海水表层温度连续三个月高出平均值0.5摄氏度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当前气象学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和澳大利亚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叫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振荡指数”(SOI)。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大利亚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温度增高,比往常更潮湿,发生反厄尔尼诺现象。

最为确定的影响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是“圣女”的意思,而厄尔尼诺则是“男孩”的意思。

九、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什么异常升温?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于位于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南美沿岸的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一种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成为“圣婴”(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徙。

十、科普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 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14年,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年内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厄尔诺尼现象导致南方梅雨时期从通常的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中旬,厄尔诺尼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已经通过持续降雨呈现出来,气候异常将会导致北旱南涝。根据2015年12月27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新发布的卫星影像显示,太平洋上厄尔尼诺现象没有转弱迹象。专家预测2016年情况会更糟,可能成为厄尔尼诺破坏力最大的一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