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极和赤道的特点?
从两极到赤道,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两极寒冷,赤道炎热。中间气温逐步过度。
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这是因为赤道的日照光线强,直射面积小,所以赤道炎热,而两极地区全年直射面积大,太阳高度角都比较小,所以两极特别寒冷。
因此,从两极到赤道的气温是从寒冷逐步过度到炎热。
二、赤道卫星的特点。?
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内的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三、赤道海流的特点?
热带范围内因南北半球的信风而形成自东向西的海流。势力强大,流向稳定。在北半球称叫北赤道海流,在南半球称南赤道海流。其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水色均较高。透明度也较大。
四、赤道风光特点?
赤道所在温度带——热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位于南北纬23°26′之间,占全球总面积39.8%.
热带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由于地表及降水的不同,热带气候又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在赤道附近,常年湿润高温,多雷雨天气,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在一天之中,天气的变化也往往单调而富有规律性.清晨,天气晴朗,凉爽宜人,临近午间,天空中的积云强烈发展,变浓变厚,午后一二点钟,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暴雨倾盆而下,降雨一直可以持续到黄昏.雨后,天气稍凉,但到第二天日出后又变得闷热.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把这种气候称为“赤道气候”.
赤道气候——赤道南北两侧5-10度间区域的气候.
其基本特点为:
(1)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为25--28℃;
(2)雨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3000mm,且降雨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多雨期和少雨期;
(3)湿度大;
(4)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不显著.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属于这类气候,但也有将赤道气候归属于热带气候.
五、关于赤道对称的特点?
纬线和纬度:
赤道:在地球仪上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大圆圈;纬线:在地球仪同赤道平行的线,指示东西方向 。
赤道除极点外,各纬线都是圆,赤道最长,各纬线分别向两极递减,到极点成一点;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平行 所有纬线都与经线相互垂直。
纬度是线面角:球面上某点到球心的连 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该点的纬度。
温度带的划分:北极圈6634N,北回归线2326N,赤道0;南回归线2326' S ,南极圈6634' S 。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北寒带:北极圈以北至北极点
南寒带:南极圈以南至南极点
六、赤道无风区的特点?
赤道无风带(calm belt near the equator)出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气候特点气温高,地面气压降低,产生赤道低压带。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
赤道无风带内天气状况单调而富规律。
持续的高温全年各月在摄氏二十六度上下,气温年差最小,无年变化可言。
旺盛的对流作用,容易产生积雨云及午后的雷阵雨,这是地表云量最多,降雨最丰的地带。
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后,应是雨量曲线上的两个高点;夏至、冬至前后,是两个低点。 赤道无风带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风向不定,常出现静风天气,虽有午后阵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热难耐。
倒是滨海地带,昼夜间海、陆风环流,有调剂温度之作用,适於健康和居住。
七、赤道气压带特点?
赤道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区,导致气流向两边高纬度地区流动。因此地面形成低压带。
常年控制--热带雨林气候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萨瓦娜气候),赤道低压控制时为干湿季中的湿季,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
八、赤道的气候特点是?
关于赤道的气候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多。
赤道是指赤道两侧各10个纬度范围内,这里潮湿多雨、全年都是气温较高的气候。 气温差别很小,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只有4℃。在一天之内,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却有8℃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四季气温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的特点。
九、赤道穿过的非洲地势特点?
东部为东非高原,最高峰为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广布冰川常年积雪。西部为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河流众多。其中刚果河水量世界第二
十、中国赤道附近的地区的特点?
赤道南北两侧5-10度间区域的气候。
其基本特点为:
(1)气温高。年平均气温为25--28℃;
(2)雨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3000mm,且降雨分布比较均匀,无明显多雨期和少雨期;
(3)湿度大;
(4)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不显著。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几内亚湾、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属于这类气候,但也有将赤道气候归属于热带气候。
赤道气候,是指赤道两侧各10个纬度范围内,潮湿多雨、全年都是夏天的气候。 赤道地区的气温差别很小,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之差只有4℃。在一天之内,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却有8℃左右。这样就形成了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的特点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