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果子?

极地旅行网 2023-08-02 23:26 编辑:admin 126阅读

一、这是什么果子?

四照花果,高可达9米,小枝细,绿色,后变褐色,光滑,嫩枝被白色短绒毛。叶纸质,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表面浓绿色,疏生白柔毛,叶背粉绿色,有白柔毛,并在脉腋簇生黄色或白色毛,叶脉羽状,作弧形向上弯曲,表面凹下,背面突起。花两性,小,集合成一圆球状的头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具20~30朵花;有大形、白色的总苞片4枚;花瓣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5~6月开花,光彩四照,所以名曰“四照花”。核果聚为球形的聚合果,肉质,9~10月成熟后变为紫红色,俗称“鸡素果”。

二、孔虫的石灰质外壳

孔虫壳一般是碳酸钙质的,也有硅质的和几丁质的。某些有孔虫则是通过把细粒矿物质或其它外来的颗粒胶结起来,来建造自己的壳,这种壳为胶结的或含沙质的。

有孔虫目是根足亚纲的1目,通称有孔虫,为变形虫状(amoeboid)原生生物的大分类。

原生动物门为根足纲的一目。有孔虫的整个细胞质团由含各种不同矿物成分的壳体包裹着。原生质分外质、内质两层。壳体依壳壁组成成分及微细构造,可分为假几丁质壳、胶结质壳、钙质壳和硅质壳。壳体有单房室、双房室或多房室。

有孔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的配子母体世代与无性生殖的裂殖体世代交替进行。主要生活于正常海洋环境中,淡水种极少。多数种底栖生活,浮游性种类较少。有孔虫是微杂食性动物,也有腐食性的。

各个地质时期的有孔虫化石常被用作确定地质年代的标准化石和古沉积环境的指相化石,特别是被用于恢复新生代的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如古水深、古温度、古盐度、古海流、古水团)以及估计沉积率等等,有助于石油勘探。

有孔虫目动物的整个细胞质团由含各种不同矿物成分的壳体包裹着。原生质分外质、内质两层。外质色浅透明,可通过口孔或壳壁孔伸延壳外,成细线状或粒网状伪足,具有运动、摄食、消化、呼吸、排泄、分泌、造壳等功能。内质色深,有各种细胞器,如细胞核、环片、线粒体、微体、高尔基器、溶酶体、微管、黄色素体、共生体等。

有孔虫胞核的数目因种类而异,有单核的或多核的。多核种类又分异型核的和同型核的两类。在生殖发育阶段,也存在着二型核现象:有性生殖世代(显球型)是单核的;无性生殖世代(微球型)则为多核的。

壳体依壳壁组成成分及微细构造,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①假几丁质壳,最原始类型,薄而易变形(如网足虫亚目);②胶结质壳,壳壁由自身分泌的物质胶结外来物质而成(如编织虫亚目);③钙质壳,主要由自身分泌的碳酸钙组成,依壳壁的结晶体和微细构造,可分为微粒状无孔壳、似瓷质无孔壳(粟虫亚目)、钙质透明有孔单层放射状壳(瓶虫亚目)、钙质透明有孔多层粒状壳(轮形虫亚目)、钙质透明放射微粒状壳(包旋虫亚目)、钙质透明单晶壳(旋虫亚目)、钙质骨针壳(卡特虫亚目);④硅质壳,壳壁成分为二氧化硅(如硅室虫亚目)。

壳体有单房室、双房室或多房室。房室间的隔板有孔相通,有孔虫即以此特征而得名。单房室类群多数呈近球形或平旋管状;多房室类群的房室排列多数为螺旋式,其次为平旋、双列、盘状、粟虫式旋卷、单列等,还有混合排列,如从平旋到单列或双列,从双列到单列,从螺旋到三列等形式。

三、槟榔和橄榄有区别么?

一、槟榔和橄榄的科属区别:

1、槟榔:槟榔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亚科、槟榔族、槟榔属常绿乔木。

2、橄榄: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芸香目、芸香亚目、橄榄科、橄榄属乔木。

二、槟榔和橄榄的形态区别:

1、槟榔:槟榔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2、橄榄:橄榄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花序腋生。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三、槟榔和橄榄的产地区别:

1、槟榔: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

2、橄榄:橄榄原产中国南方,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栽培,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分布于越南北部至中部,日本及马来半岛也有栽培。

四、槟榔和橄榄的功效区别:

1、槟榔: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2、橄榄: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等症。

槟榔

橄榄

拓展资料: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  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橄榄(学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橄榄原产中国南方,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日本(长崎、冲绳)及马来半岛等地区均有栽培,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

橄榄是很好的防风树种及行道树。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果可生食或渍制,药用治喉头炎、咳血、烦渴、肠炎腹泻。核供雕刻,兼药用,治鱼骨鲠喉有效。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橄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