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陆架划界原则的介绍
大陆架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陆地的一部分。对大陆架的划分和主权的拥有,一直是国际上十分重视和争议激烈的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到大陆边缘外界不到200海里,陆架宽度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到大陆边缘超过200海里,则最多可扩展到350海里。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但在相邻和相对沿海国间,存有具体划界问题。这就是大陆架划界原则。
二、大陆架位于大陆的那个部分
大陆架是海水深度不超过200米的海域。大陆架位于海岸向海洋延伸的地方。
三、大陆架是怎样形成的?
大陆架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地壳运动或海湾冲刷。地壳的升降运动使陆地下沉,淹没在水中,形成大陆架;海水冲击海岸,产生海蚀平台,淹没在水中,也会形成大陆架。大陆架多分布在太平洋西岸、大西洋北部两岸、北冰洋边缘等。倘若将大陆架海域的水抽干,使大陆架变成陆地,那么大陆架的面貌与大陆基本没什么区别。在大陆架上,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在大陆架海域中,到处都能发现陆地的影子。泥炭层是大陆架上曾经生长植物的一个印证。泥炭层是指由泥炭形成的堆积层,它含有尚未完全腐烂的植物枝叶,其中有机物的含量极为丰富。黑色或灰黑色泥炭会像燃料一样熊熊燃烧。在大陆架上还会时不时地看到贝壳层,许多被压碎的贝壳堆积在一起,形成不同厚度的堆积层。大陆架上堆积的沉积物,大多都是陆地上的河流带来的泥沙,很少有海洋的成分。除了泥沙,奔腾不息的河流就像传送带,把陆地上的有机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陆架。大陆架由于得到陆地上丰富的营养物质的供应,已变得十分富饶,这里盛产鱼虾,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大陆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地球的地质演变,它也会慢慢地发生改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