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判国家危难当政者却毫不作为的诗
讽喻诗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如《江上渔者》《蚕妇》。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举例:《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弯曲的力量?诗歌?
弯曲,或某种力量的定义
橡皮筋可以弯曲,弯成锤子,攻击
六岁乞丐可以弯曲,弯下身,拾硬币
树干可以弯曲,弯着,拴牢果实
生活中隐藏的这种弧线
力量十足。也许是某一种定义
通过弯曲来实现
不过,弯曲的程度,弯曲持续的时间
摸不着,看不透,更猜无可猜
确实存在的,若隐若现的存在于
生活的这个角落,那个角落
三、黑暗绝望的诗歌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怨苍天变了心——一首歌
如果让我遇见你 而你正当年轻
用最真的心 换你最深的情
如果让我遇见你 而我依然年轻
也相信永恒 是不变的曾经
如果让我离开你 而你已能平静
只愿你放心 也不要你担心
如果让你离开我 假装我也平静
就算是伤心 也当作是无心
时空阻隔岂止长路迢迢
情丝缠绕岂是长发飘飘
那红尘俗世的人为什么 总是多情惹烦恼
本是云该化作雨 投入海的胸襟
却含着泪水 任孤独的飘零
本是属于我的你 同把人生看尽
却无缘再聚 怨苍天变了心
四、找豪迈激昂的诗歌
青春之歌
把握着没有方向的笔尖
驾驭着青春的风帆
驶向天涯海角
始终没有停泊
踏着时代的碧浪
舞着岁月的节拍
荡漾着平凡的青春
斩浪劈波
沐着光浴的人流
将理想载入巨轮
远航高歌
秋染江山 春润江河
冬立冰川 夏泳银河
烧煮着劳动的号子
吃着麻辣的火锅
玩转着年轮的蹉跎
创造着岁月的积淀
不老的青春 在奋力拼搏
阳光当线交织穿梳
汗在泥土里结熟了芳香的咖啡之果
笑看着瑶台暸望的母亲
赞颂着英雄无数的壮举
倾听着彪炳日月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脚步踩踏着山川的泥丸
铁捧成针不难磨
勤劳与勇敢指抹了困难的泡沫
稻菽千重金浪 科技之花亿万朵
已过的岁月悲少欢多
仍未到来的岁月啊
隐藏着风雨的喧嚣和坎坷
我们拽拉着青春编结成的绳索
与岁月拔河
五、关于“世界的尽头”的诗歌??
駱駝的頭流水的酒
下雪的城市空空的樓
我要拉著養麥的手
向著風走
向著云走
走到落漫桃花的
河的源頭
誰的右手
拎起銀針
挽起袖口
將一枚一枚銅扣
縫在我的世界盡頭
(這首詩有四段,關於世界盡頭的就這一部分)
六、世界上最具扇情的诗歌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花摇情满江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