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道沟景点?
位于长白县十二道沟乡十二道沟村,时期为高句丽。1996年8月21日由白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白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岗顶呈马鞍形,由北向东南延伸,一直到鸭绿江边,因江边砬子歧直行人无法通过,只好翻山岗行走,岗顶的北端和中部各有一石砬子高高耸立,中间低凹,岗的东、西两面山坡骤陡上下都很困难,关隘就修筑在两个石砬子中间的低凹处。
关隘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是控扼鸭绿江沿岸通道的军事设施,其对研究高句丽、渤海时期的交通军事设施提供了依据。
二、龙道河来历?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燕山南麓的昌平、延庆、海淀一带山区,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条支流在昌平区沙河镇汇聚成温榆河干流,沿途依次汇入蔺沟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等支流。温榆河属于北运河水系上游干流河道。
三、三道堰河是什么河?
柏条河、徐堰河纵贯三道堰全境。
三道堰是距离成都22公里的一个西部最美的水乡小镇。它是因古望帝和从帝在柏条河治水期间,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
经过打造,三道堰现在非常富有文化特色,水乡文化公园、三道堰休闲公园、导堰公园、乐水公园道、惠里情境商业街、水乡坊、滨河坊等等,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之一。
四、济宁四道河叫什么河?
济宁市河流众多,星罗密布,有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故事众多的大汶河、泗河等。
同样,济宁也有三道河,四道河之说。其中,“四道河”,是指洙赵新河,属于南四湖水系。官方显示,该河系调整古济水两个重要分支--洙水河(三道河)和赵王河(二道河)水系时于1965年开挖的大型排水人工河道,历经7年时间成河。
五、十二道蒜蓉虾做法?
1.首先,我们先准备一斤虾,三瓣蒜,一根葱,一块姜,一勺盐,适量的料酒,生抽,醋,麻油。
2.我们先把虾拿出来,用水洗干净,把虾线清理掉,把虾的头部给去掉。生姜和葱拿出来,生姜去皮,切成姜片;小葱洗干净,切成小段。找个干净锅,添加适量的清水进去,把葱段姜片放进去,倒一点料酒进去,把火打开,开始烧清水。
3.水烧开后,我们把虾放进去,继续煮,水煮开后,再煮个半分钟,虾煮变颜色了,就可以把火关掉,把虾盛出锅了。虾盛出去后,用凉清水过一下水,然后把水控干,找一个盘子,把虾装进去。
4.把蒜拿出来,外皮剥掉,切成小蒜末。找一个小碗,把切好的蒜末放进去,再把生抽,醋,盐,麻油,凉开水,都适量的放进去,用筷子搅匀,然后把装虾的盘子拿出来,将调好的汁撒在虾身上,就可以开吃了。
六、闽南婚宴十二道菜?
可能不大了解闽南地区的朋友,有些还不知道这里的“桌“指的就是宴席的意思。
办桌,吃桌就是办宴席,吃宴席,闽南地区对于宴请宾客,操办宴席还是比较讲究排场的。
菜品的选择,烟酒的档次,桌椅的摆设,场地的布置,都是极为用心的,办得风光,脸面有光。
大致的宴席分为:定婚宴,娶媳妇,嫁女儿,返亲宴,请女婿,满月酒,周岁宴,十六岁宴等等......
话不多说,这里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闽南地区宴席常见的十二道菜,准备好你的口水吧,条友们。
头盘:美味迎宾盘
开胃小菜
闽南宴席头盘小菜通常都是厨师包办的,各家可能不一样,有买现成的,也有自制的一些小菜让宾客开开胃,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厨师自己制作的,味道要稍好一些。
第二道:海鲜冷拼盘
海鲜双拼盘
通常是一些鱼片过完水会比较脆的那种,再加上些海螺之类的,也有加烤鸭的,看各家而定,沾着酱油芥未吃下去,那叫一个爽字了得呀!!
通常上这道菜时,主人家会有人开始燃放烟花炮竹以示宴席正式开始,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不是第一道菜就开始放了。
第三道:鳗鱼汤
鳗鱼水饺汤
这道菜几乎每次去吃桌都会有,汤鲜肉美,尤其是汤,没有较深功夫的厨师还真是做不出那个汤味,值得推荐去试试,里面还有加水饺,枸杞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子的药材。
第四道:海鲜炒面线
海鲜炒面线
这个也算是闽南特色之一了,加入各种海鲜,香菇,蔬菜炒制而成,味道一流,但就是比较容易吃饱,导致后面的菜都虼不大下去。
第五道:鱼翅燕窝
鱼翅燕窝
闽南宴席主要还是以海鲜为主的,靠海嘛,这道菜也是逢桌必出,可以说是一场宴席高低档次的差别所在了,味道也是极其鲜美,养颜美容圣口,男女老少皆宜呀。
第六道:红烧羊肉
红烧羊肉煲
上桌率也很高的一道,做法我看着是很难,很多种药材,要辅材,火候掌握要极准,不然很容易被宴席上的宾客嫌弃,所以这道菜也是很考验厨师的,没几年功夫的都不敢说会做。
第七道:清蒸小龙胆
清蒸考虑斑
这道以我知道的价格可真不便宜,时价差别很大,在闽南,做法简单,作料也不多,要的就是保持一个鲜字,一上桌很快就被分食干净,意犹未尽啊。
第八道:过水九节虾
节虾
价格也是偏高的一道,作法也很简单,说闽南办桌以海鲜为主,特别是虾类的,各种虾,各种吃,最鲜美的还是过完水直接沾酱油吃最好。
第九道:清蒸红膏荨
红荨
这道个人也是非常喜欢吃,简单想一个人独占大快朵颐,宴席一桌十座位,但平均上座只有八九个左右,这道一上,一个一筷子就没了,流连忘返中。
第十道:清蒸大龙虾
龙虾
不用说,这道是重点菜,宴席的价格高低也就由几道菜的差别而定,这就是其中之一,吃法也是极简单,清蒸沾酱吃,下面铺的那层粉丝其实也很美味,我就比较喜欢吃这层,虾肉倒是感觉没什么味道,哈哈。
第十一道:汤汁鲍鱼片
鲍鱼切片
鲍鱼切片辅以酱汁,有整颗的,也有切片的,切片的好像吃着斯文一点哈,小孩子也很爱吃这道,量比较少,纯吃一个味道。
第十二道:甜汤
甜汤
看见这道菜,宾客们就都准备离席了,主人会在门口请烟相送寒宣几句,小伙们也准备着放烟花,热热闹闹开始,也热热闹闹结束。
七、中国的十二道名菜?
1、东坡肉(北宋/浙菜)
东坡肉属于浙菜,是浙江著名的传统名菜,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东坡肉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1080年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湖北黄冈时,当地多食猪肉,它想出了用慢火,少水,多酒的方法制作猪肉。苏东坡在黄州任职没多久,被排挤,后要求调往杭州,这道佳肴就流行于江浙地带了。东坡肉这一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色、香、味俱佳,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2、东安子鸡(唐代/湘菜)
东安子鸡又叫东安鸡、官保鸡,是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因用东安新母鸡烹制而成,故名。东安子鸡成菜呈红白绿黄四色,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这道菜,始创于唐代的开元年间,由湖南省东安县的一些酒家所发明,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将煮熟的鸡,剁碎,加少许配菜炒制,因为它源自于东安县,因此得名“东安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用“东安鸡”宴请宾客,受到宾客的赞扬。后逐步流传到美洲、欧洲等地,并成为湘菜的风味当家菜目之一。
3、西湖醋鱼(南宋/浙菜)
西湖醋鱼别名为叔嫂传珍,宋嫂鱼,是浙江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最负盛名之菜肴,始制于南宋。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从此,宋嫂鱼羹,遂扬名于世,流传至今。
4、东坡肘子(北宋/川菜)
东坡肘子是四川地区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菜之一,眉山地方传统名菜,属于上河帮蓉派川菜,属于川菜系,制作材料有猪肘子、雪山大豆等。东坡肘子有近千年历史,名菜典故由来,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5、腊味合蒸(汉代/湘菜)
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属于湘菜,是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腊味是湖南特产,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将三种腊味一同蒸熟即为“腊味合蒸”,吃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是用来送饭的首选。早在汉代时,湖南先民就用腊肉制作佳肴。到清代,此类菜肴已很出名,“腊味合蒸”就是许多腊味菜肴中的一种。
6、羊方藏鱼(4300年/苏菜)
羊方藏鱼属苏菜系,在中国传统古典菜中被称为第一名菜,始于彭祖,至今已有4300年历史。相传,彭祖一生生了很多个儿子,最疼爱的是小儿子夕丁。夕丁喜欢捕鱼,但是彭祖恐其溺水坚决不允。一日,夕丁又背着彭祖去河边捕鱼,回家后正巧彭祖不在,夕丁让其母剖开正在炖着的羊肉,将鱼藏在其中。彭祖回来吃羊肉,感觉异常鲜美,于是问明缘由,大加称赞。“羊方藏鱼”这道最古老的名菜至今在江苏徐州一些饭馆中流传,因为鱼鲜羊鲜合成一体,其味更鲜。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嫩。
7、糖醋鲤鱼(春秋战国/鲁菜)
糖醋鲤鱼是用鲤鱼制作的一道山东济南传统名菜,为鲁菜的代表菜品之一,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酸甜可口,香鲜味美。《诗经》载:岂食其鱼,必河之鲤。《济南府志》上早有“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的记载。据这些史料推测,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
8、宋嫂鱼羹(南宋/浙菜)
宋嫂鱼羹创制于南宋淳熙年间,是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风味名菜。通常将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成菜后,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宋嫂鱼羹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据载,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三月十五日,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于金银绢匹。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
9、盐水鸭(春秋时期/苏菜)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制作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即有“筑地养鸭”的记载,在六朝时期,南京就有了鸭馔的制作,而且盐水鸭当时已是南京颇具盛名的食品。
10、三杯鸡(南宋/赣菜)
三杯鸡是江西省地方传统名菜,因烹制时不放汤水,仅用米酒一杯、猪油一杯、酱油一杯,故得名。这道菜通常选用三黄鸡等食材制作,成菜后,肉香味浓,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口感柔韧,咀嚼感强。三杯鸡的来历传说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悲痛。传说当时一位老婆婆提着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牢狱祭奠文天祥。老婆婆意外的见到文天祥,悲喜交集,原来外传文天祥已被杀害,见文丞相还活着,后悔没带只熟鸡,只好请求狱卒帮忙。那狱卒本来心中也很钦佩文天祥,老婆婆的言行使他深受感动。想到文天祥明天就要遇害,心里也很难过,便决定用鸡和酒,为文天祥做一次象样的菜肴以示敬仰之情。
11、蟹粉狮子头(隋朝/苏菜)
蟹粉狮子头是江苏扬州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因其形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石狮子的头而得名,属于淮扬菜系。口感松软,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此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此菜始于隋朝,原名葵花斩肉,唐朝被改名为狮子头。此菜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口感软糯滑腻,健康营养。1949年开国大典时,被列入国宴,从此名声大噪。
12、清蒸武昌鱼(东吴/湖北菜)
清蒸武昌鱼是湖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制作时通常选用鲜活的武昌鱼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而成,口感滑嫩,清香鲜美。此菜来源于三国时期,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孙皓欲从建业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句话。于是,武昌鱼渐为人所知。
八、十二道锋味导演?
创作团队
出品人 王俊、杨受成、郑伟龙
总策划 王俊、章碧珍
总制片人 霍汶希
总导演 陈仲祥
总统筹 奚婷
执行导演 林君阳
锋味厨房导演 张清
艺人统筹 陈逸寗
制片 谭静颜、黄棋帝
锋味餐厅制片主任 张洪国
锋味餐厅外联制片 夏小轩、范艳东
灯光指导 邹林
美术 蔡志熙
锋味厨房美术 龙伟文
后期编剧 廖媌婧
后期统筹 刘晔、王萃
后期制片经理 张怿楚
商务统筹 王巍
法务统筹 章欣
宣传总统筹 孟婧
播出总统筹 陶燕
品牌总统筹 许继峰
《十二道锋味》是浙江卫视推出的明星美食真人秀,由谢霆锋担任主厨主持。
节目中谢霆锋变成暖心主厨,邀请明星朋友一起遍访世界美食,寻找美食背后的故事,共同开启以美食为载体的“心灵之旅”。
《十二道锋味》包括:《十二道锋味第一季》、《十二道锋味第二季》、《十二道锋味第三季》。第一季于2014年7月12日每周六21:10在浙江卫视首播,于2014年9月27日收官;第二季于2015年8月1日每周六22:00在浙江卫视首播,于2015年10月24日收官;第三季2016年9月10日起每周六22:00在浙江卫视首播,于2016年11月26日收官。
2018年11月24日,《十二道锋味》更名为《锋味》在浙江卫视首播。
九、七十二道拐说说?
七十二道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是一段有连续72个大小弯道的盘山公路。
七十二道拐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的新站到楚米之间的凉风垭山上,属于国道210线的一部分,最高处海拔1450米,最低处海拔约800米,全长约12千米。山上那一道道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白色带子萦绕在山体上,由山顶蜿蜒迂回到山底。
天晴时,大型车辆经过七十二道拐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号称贵州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
十、榆林传统十二件中有哪十二道菜?
座盘(凉盘)
1、三鲜 2、菠菜炒肉丝 3、鸡羹 4、白面子(或清真羊肉)
5、八宝饭 6、四喜丸子 7、户辣鸡 8、肚丝汤 9、炸格丸子 10、黄花汤(金针汤)
11、红炖(或棋盘肉)
12、海带汤(注:座盘为佐酒菜,正式菜为十二样,故称十二件)。按所排次序上菜,另有一碗大米饭,最后上一海碗高汤。每桌座六人,清末以来榆林城举办婚礼待客食品为十二件,一直流传至今。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