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核心保护区有多大?

201 2024-01-19 05:07

一、秦岭核心保护区有多大?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秦岭范围下列区域,除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当划为核心保护区:(一)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的区域;(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世界遗产;(三)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四)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

《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秦岭范围下列区域,除核心保护区、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当划为重点保护区:(一)海拔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区域;(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一般控制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公园的重要功能区,植物园、水利风景区;(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国有天然林分布去,重要湿地,重要的大中型水库、天然湖泊;(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秦岭范围内除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为一般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实行产业准入清单制度

《条例》明确了“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还对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对产业和项目实施全区域、全过程监管。

《条例》第二十条规定,“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实行产业准入清单制度。省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本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自然保护地体系、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产业准入清单的要求,严格建设项目审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禁止在秦岭主梁以北的范围内开山采石

《条例》对植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明确。

其中,《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款明确,“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水电站。核心保护区内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水电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组织限期退出、拆除,恢复生态;重点保护区内已建成或者在建的水电站,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评估整治标准及处置方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组织限期整治或者退出、拆除,恢复生态。”

《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禁止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和开山采石,禁止在秦岭主梁以北的秦岭范围内开山采石。已取得矿业权的企业和现有采石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组织限期退出。”

二、秦岭核心保护区有哪些?

陕西确定秦岭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2019年9月27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根据《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秦岭范围内,除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应当划为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有〈1〉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1000米以内,主要支脉两侧各500米以内区域,〈2〉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世界遗产,〈3〉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4〉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需要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区域”。

三、可可西里保护区建设有什么作用?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植物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200多种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种和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和东帕米尔分布的种在区系成分中占主导地位。并有一定数量的北极高山成分,而温带亚洲分布的种较少,温带和世界广布的种极其个别,仅出现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水域生境中,如海韭菜和眼子。

据初步统计,该区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4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特有种和变种约有8个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50个左右,占该区植物的35%。北极-高山成分约有5种。

动物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此外,本区产2种裂腹鱼类及4种鳅类,几乎全为高原特有种。爬行动物仅青海沙蜥1种。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

由于该区地势高亢,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较差,动物组成简单。但是,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具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生态价值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尔河水系组成的长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区内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个。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为咸水湖或半咸水湖,矿化度较高。区内现代冰川广布,冰川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有布喀达坂冰帽冰川,马兰山冰川、岗扎日冰川等。

该地区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山谷冰川,地表冻丘、冻帐、石林、石环、多彩的高原湖泊,盐湖边盛开的朵朵“盐花”,以及现代冰川下热气蒸腾,水温高达91℃的沸泉群等,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乌兰乌拉山末端长达2000米的海相侏罗系剖面,对于开展地质、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可西里地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铅、锌、铁、石英、玉、煤、盐等。

青可可西里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探险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四、保护区核心区的特点?

        1 核心区.一般位于自然保护区内部,距离保护区外围边界较远的中心地段.特点:保护对象分布比较集中,自然保护和自然环境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需要严格保护,使其在自然状态下,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演化。        2 实验区.位于核心区的外围.特点:它可以防止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核心区的不利影响,起缓冲作用,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场所。        3 特殊经营区.位于自然保护区与外围地区的毗邻地段.或环绕实验区,或呈块状不连续地分散在实验区的外围.特点:其开发利用与一般地区不同,必须在保护好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发展;并要对特殊经营区的空间位置/面积大小严格控制/对开发项目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严格控制。

五、可可西里保护区什么时候开放旅游?

目前还没有开放旅游。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六、生态红线保护区核心区域划分?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国家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功能、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七、保护区核心区可以栽树吗?

可以。

例: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核心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内树种较为单一。此次植树除了选择木棉树这样的大型树种外,还选择了100株杨梅、巴西樱桃、香蕉、桑葚、树葡萄、杨桃等果树树苗,不仅能丰富保护区内树种种类,还能为鸟类增加食物源。

近段时间,湖里区已经发动多场植树活动。除了义务植树外,还动员社区全员参与,通过参与小区内树木、绿化的修剪和清杂,结合小区内的庭院进行美化。此外,还组织了网上捐树、植树等创新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参与。

八、可可西里保护区和无人区的区别?

可可西里保护区就是无人区。

可可西里的位置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的西部地带,总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众多景点当中规模相当庞大,而之所以被称为无人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所处的位置海拔普遍比较高,相对于内陆平原等地带来说的话,海拔高容易让人们觉得缺氧,并不适宜生存。而且这里昼夜温差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来过这里旅游的游客们应该都能明显感受到,白天和黑夜就犹如两个世界一样。

其次在可可西里存在着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比如说藏羚羊,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人不是以人们长期生存,但是却是动物们居住的好场所。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将这里设立成无人区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就是因为可可西里的面积太过广泛,但是这里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却非常稀少,并且在这里发展现代化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性价比特别低。如果在这里发生困难或者危险的话,很难得到救助,所以说将这里设立成无人区,也是为了游客们的安全所着想。

九、可可西里怎么设立自然保护区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偷猎者来到可可西里对羚羊进行捕杀,因为羚羊的皮毛能够用来制作价格昂贵的披肩,每制作一条披肩就需要起码三只羚羊。

1992年,当地的藏族环保主义者索南达杰成立了一支巡逻队,目的是打击贪婪猖獗的偷猎者。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在与一群闯入可可西里的偷猎者战斗时身亡。

这件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后,民间和政府都开始重视对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且将保护站命名为索南达杰保护站。

最开始的时候,保护站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只能建立在破旧的收容所里面。工作人员只能住在帐篷里面,因为没有通电,所以只能将蜡烛作为唯一的光源,而且物资十分匮乏,一根蜡烛就要用三到四天。

现在,可可西里一共设立了五个保护站,并且都具备了更完善的设施,目前大约有50个工作人员在广阔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工作。保护站的环境可以改善,可可西里的环境却不能人为改变,所以这些工作人员依旧会在夏天遇到汽车陷入泥沼的险境,在冬天又要忍受极寒的天气和大风。

不过他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可可西里的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最近几年都没有偷猎者出现,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比如极其珍贵的藏羚羊,已经从刚建站时的2万只增长到了现在的7万只。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其他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可可西里地区低温高压、氧气稀薄,还具有恶劣的天气和能够对人类造成威胁的野兽,这一系列危险的存在,都让穿越可可西里的死亡率不亚于攀登珠穆朗玛峰。

总而言之,不要试图穿越这片无人区,也不要破坏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这是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更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海拔多少米?

海拔高度4600米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