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哪些野生动物?

255 2024-01-19 22:09

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哪些野生动物?

1.藏羚羊:藏羚羊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标志性物种,也是青藏高原上的典型物种之一。它们有一个粉色的身体和独特的弯曲角。藏羚羊是草食动物,主要吃野草和灌木,并且可以在高海拔环境中忍受极端的天气条件。

2.雪豹:雪豹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常常被称为“山中鬼影”。它们非常神秘,有着华丽的外表和强壮的肌肉。在可可西里的山区和峡谷中可以找到雪豹的踪迹,但是很少能够看到活生生的雪豹。

3. 灰狼:灰狼是可可西里盆地中一种十分普遍的兽类,在这里算得上是大陆的统治者。它们是肉食性哺乳动物,通常狩猎羊、狐狸、野兔等小型兽类。由于它们的数目已经减少,因此它们也被列为了濒危物种。

4.青藏野驴:青藏野驴是可可西里盆地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物种。它们常常出现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群中,并且同样是草食动物。青藏野驴在野外可以生活数日,还可以经受7-8天的严重风暴。

5. 珍稀鸟类:可可西里同时也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包括高山雁、白腹锦鸡、黑颈鸥、水雉等。这些鸟类在可可西里盆地及周边地区中生活,往返于高山、草原、湖泊之间。这些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鸟类一起,使得可可西里成为中国和全球的的重要鸟类保护区之一。

以上仅为可可西里一些著名的野生动物的简要介绍,实际上,可可西里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生物和动物。这里的独特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珍稀生物的天堂,同时严格的保护也意味着这些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从而维护了这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可可西里保护区建设有什么作用?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植物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200多种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种和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和东帕米尔分布的种在区系成分中占主导地位。并有一定数量的北极高山成分,而温带亚洲分布的种较少,温带和世界广布的种极其个别,仅出现在环境相对稳定的水域生境中,如海韭菜和眼子。

据初步统计,该区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4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特有种和变种约有8个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50个左右,占该区植物的35%。北极-高山成分约有5种。

动物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此外,本区产2种裂腹鱼类及4种鳅类,几乎全为高原特有种。爬行动物仅青海沙蜥1种。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

由于该区地势高亢,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较差,动物组成简单。但是,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具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生态价值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尔河水系组成的长江北源水系,西部和北部是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区内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个。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544.5平方公里,是青海省第四大湖。可可西里湖泊大部分为咸水湖或半咸水湖,矿化度较高。区内现代冰川广布,冰川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有布喀达坂冰帽冰川,马兰山冰川、岗扎日冰川等。

该地区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山谷冰川,地表冻丘、冻帐、石林、石环、多彩的高原湖泊,盐湖边盛开的朵朵“盐花”,以及现代冰川下热气蒸腾,水温高达91℃的沸泉群等,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乌兰乌拉山末端长达2000米的海相侏罗系剖面,对于开展地质、古地理、古生物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可西里地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铅、锌、铁、石英、玉、煤、盐等。

青可可西里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探险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态价值。

三、可可西里有野生藏獒吗?

可可西里有野生藏獒,也会攻击人类。这些野生的藏獒,野性十足,个头大、力量足,攻击性强,在饥饿时候完全“翻脸不认人”。

普通人在可可西里遭遇野狼、野藏獒,就算手持利器或者长棍,都不会是它们的对手,大概率会成为它们的口中之食。

四、可可西里保护区什么时候开放旅游?

目前还没有开放旅游。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五、中国野生保护区可以耕种吗?

中国野生保护区不可以耕种,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以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或者陆地水体以及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区范围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或者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六、可可西里保护区和无人区的区别?

可可西里保护区就是无人区。

可可西里的位置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的西部地带,总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在全国众多景点当中规模相当庞大,而之所以被称为无人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所处的位置海拔普遍比较高,相对于内陆平原等地带来说的话,海拔高容易让人们觉得缺氧,并不适宜生存。而且这里昼夜温差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来过这里旅游的游客们应该都能明显感受到,白天和黑夜就犹如两个世界一样。

其次在可可西里存在着很多国家级的保护动物,比如说藏羚羊,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很不错的,人不是以人们长期生存,但是却是动物们居住的好场所。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将这里设立成无人区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后就是因为可可西里的面积太过广泛,但是这里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却非常稀少,并且在这里发展现代化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性价比特别低。如果在这里发生困难或者危险的话,很难得到救助,所以说将这里设立成无人区,也是为了游客们的安全所着想。

七、可可西里怎么设立自然保护区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偷猎者来到可可西里对羚羊进行捕杀,因为羚羊的皮毛能够用来制作价格昂贵的披肩,每制作一条披肩就需要起码三只羚羊。

1992年,当地的藏族环保主义者索南达杰成立了一支巡逻队,目的是打击贪婪猖獗的偷猎者。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在与一群闯入可可西里的偷猎者战斗时身亡。

这件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后,民间和政府都开始重视对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且将保护站命名为索南达杰保护站。

最开始的时候,保护站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只能建立在破旧的收容所里面。工作人员只能住在帐篷里面,因为没有通电,所以只能将蜡烛作为唯一的光源,而且物资十分匮乏,一根蜡烛就要用三到四天。

现在,可可西里一共设立了五个保护站,并且都具备了更完善的设施,目前大约有50个工作人员在广阔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工作。保护站的环境可以改善,可可西里的环境却不能人为改变,所以这些工作人员依旧会在夏天遇到汽车陷入泥沼的险境,在冬天又要忍受极寒的天气和大风。

不过他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可可西里的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最近几年都没有偷猎者出现,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比如极其珍贵的藏羚羊,已经从刚建站时的2万只增长到了现在的7万只。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其他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可可西里地区低温高压、氧气稀薄,还具有恶劣的天气和能够对人类造成威胁的野兽,这一系列危险的存在,都让穿越可可西里的死亡率不亚于攀登珠穆朗玛峰。

总而言之,不要试图穿越这片无人区,也不要破坏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这是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更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八、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海拔多少米?

海拔高度4600米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九、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围栏吗?

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围栏的,因为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动物都是比较大的,生性比较凶猛,脾气都是很暴躁,容易攻击人类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考虑到动物喜欢到处乱跑,就需要围栏,控制他能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动,所以,野生动物保护区都是有围栏保护的

十、云南野生亚洲象保护区名称?

云南野生亚洲象保护区叫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保护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保护区从实际面积从原来的360万亩增加到622.8万亩。制定保护生态的条例、法规、规章20多部:

2008年投资约700万元在野象谷内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亚洲象繁育基地。全州71%以上生态良好的乡镇均有野生亚洲象活动。

2017年9月西双版纳州荣获全国首批、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山多、树多、生态好,得天独厚的资源对于西双版纳来说既是荣耀和财富,但这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和更多的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