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解释?

195 2024-02-27 22:47

一、靖边解释?

靖边是指历史上的一次战役。靖边战役是唐朝时期在唐朝与吐蕃、吴蜀联盟之间的战争,战争发生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对唐朝边境的安定起到重要作用。历史上书籍记载丰富,如《资治通鉴》、《全唐诗》等。靖边战役中,唐朝采取了先请求,要求吐蕃放弃对于唐朝西北边境的抢掠和侵略,但是吐蕃并没有答应,结果唐军展开进攻,最终唐朝在靖边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二、陕西靖边海拔?

陕西靖边县属于榆林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边缘地带,平均海拔1100米至1800米左右,到了靖边县,黄土高原就到头了。靖边以北到到揄林市就属于半沙漠,丘岭,平川地带了,靖边县域内石油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丰富,百油化工等大型企业多,靖边经济实力强,排名陕西省经济十强县。

三、靖边墩多大?

靖边的古迹,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遗址,城西南隅墩高达31.62米,相当于十层楼高。

四、靖边在线?

怎么了,是一个公众号,主要就是靖边县的一些资讯。

五、靖边鱼做法?

主料

靖鱼5条

辅料

葱适量

姜适量

料酒少许

陈醋少许

盐少许

海鲜酱油少许

耗油少许

糖少许

步骤一

备好葱,姜

步骤二

将洗好的靖鱼控干水

步骤三

热油

步骤四

逐条滑入靖鱼

步骤五

将煎好一面的靖鱼翻面,放入葱,姜,大料,逐一放料酒,陈醋,糖,盐,海鲜酱油,再放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之

步骤六

出锅亲五分钟放入西红柿

六、靖边周边景点?

1、统万城遗址统万城遗址位于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则村的红柳河北岸。城址包括外廓城、东城、西城三部分。城的四角均筑有方形墩台,城址内发现有夯筑台基等遗迹。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长城遗址古长城遗址主要有宥洲城遗址、黄花城遗址、龙洲堡遗址、镇靖堡遗址、清坪堡遗址、镇罗堡遗址、宁寨营堡遗址、新城遗址、李家城遗址、西门台城遗址、芦子关遗址和烟墩山烽火台遗址,保存较好的长城遗址有307国道五台段长城和镇靖明长城。

3、红沙峁红沙峁经过几亿年的风沙洗礼,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红砂岩下绝崖峭壁,悬崖望下面是一条混浊的小河。

4、镇靖古城镇靖古城是靖边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旅游胜地。山城之上,原来除有七佛殿、贞观寺外,上下还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窑洞、行行房屋,一层层排列如同楼房。下端有寨门,如同城中套城一样。

5、天赐湾天赐湾村坐落在高梁山山腰,地势险要,村庄四周耸立着几座陡峭的山崖,位于县城49千米处。天赐湾革命旧址是2008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靖边哪里好玩?

靖边县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位于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则村的红柳河北岸。统万城遗址是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大夏国的都城遗址。建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一直延续使用至宋淳化五年(994年)。城址包括外廓城、东城、西城三部分。城的四角均筑有方形墩台,城址内发现有夯筑台基等遗迹。统万城是匈奴族在世界上建立的唯一都城。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边县

古长城遗址

靖边县境内所辖长城全长81千米,烽火台70余座,所经乡镇10个。现存城堡遗址主要有宥洲城遗址、黄花城遗址、龙洲堡遗址、镇靖堡遗址、清坪堡遗址、镇罗堡遗址、宁寨营堡遗址、新城遗址、李家城遗址、西门台城遗址、芦子关遗址和烟墩山烽火台遗址,保存较好的长城遗址有307国道五台段长城和镇靖明长城。

靖边县

红沙峁

在陕北高原的靖边的红沙峁,属于丹霞地貌景观。经过几亿年的风沙洗礼,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红砂岩下绝崖峭壁,悬崖望下面是一条混浊的小河。

靖边县

镇靖古城

镇靖距靖边县城张家畔8千米,镇靖堡城最初为唐夏州节度使李佑所筑,镇靖城又名乌延城,唐长安至夏州的通道经城而过。20世纪30年代,镇靖曾是靖边县城所在地,有古长城、中山台、北城门等遗址,城东有芦靖湖生态旅游区、水上旅游、生态农业种植园、山野度假村,城西有靖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文焕纪念馆、惠中权旧居。镇靖古城是靖边历史文化、生态景区旅游胜地。

山城之上,原来除有七佛殿、贞观寺外,上下还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窑洞、行行房屋,一层层排列如同楼房。下端有寨门,如同城中套城一样。

八、靖边小吃推荐?

、大块煮肉与其他地方不同,我们这里过大年必备的是煮肉。这里的煮肉可不是一般的炖肉,而是把大块的猪、羊、牛、鸡肉,不剁小,就保留着原始的形状,大块的丢到一口超级大锅里煮。煮肉用的是清水,不放酱油,只加少许花椒、茴香、姜葱等,保留着肉原有的清香。

2、浑酒浑酒是用黄米、软米或谷米加麦芽经过各种特殊工艺制成,热腾腾的浑酒,配上这里特有的炒米,这才是浓浓的靖边年味。

3、油馍馍油馍馍其实是油糕的一种,原来是过年时的食品,因为困难时期人们在内加入了大量玉米面,所有也叫油活拉,意思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油炸食品。同时因为在祭祖的贡品中间不能开孔,炸出的油活拉圆圆胖胖,因此人们也叫油馍馍。油馍馍是靖边的一种风味小吃,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味道甘甜、可口,是靖边过大年必备食品之一。

4、猪肉大烩菜猪肉大烩菜其荤素皆备,包罗万象,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陕北传统的大众化饮食。酸菜由陕北人特质工艺腌制,独具陕北风味。在大鱼大肉吃腻了以后,猪肉大烩菜就会以其酸香开胃的特点被端上桌。在靖边,没有谁不爱吃猪肉大烩菜。

5、老八碗靖边的八碗是分软八碗和硬八碗,软八碗是荤素兼有的菜,硬八碗则是全荤菜,其中包括酥鸡、丸子、炖羊肉、烧肉等。每逢过年,招待客人的桌上少不了老八碗

九、靖边在哪靖边是哪个省哪个市?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县内交通便利,307国道和210国道穿县城而过,靖边至榆林、靖边至(定边县)王圈梁、靖边至安塞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靖边至子洲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过境的太(原)中(卫)铁路已开工建设,靖边即将成为连接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交通枢纽。

十、怎样评价电影《可可西里》?

请致以生命最大的尊重— 《可可西里》中的七个生死镜头

2004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上映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一个来自北京的记者尕玉的视角出发,讲述他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跟随藏羚羊保护队队长日泰及队员们巡山,目睹了一幕幕藏羚羊被捕杀的惨烈画面之后,和盗猎分子周旋,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经历生死考验的感人故事。

其实在看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知道会难受、压抑、无助,然而真正进入这个世界,还是和之前想的大不一样。

电影的开头,便讲述了死亡,是藏羚羊的死,和巡山队员强巴的死。

电影的结尾,也讲述了死亡,是巡山队员的死,是主角日泰队长的死,

整个电影中,不断有生命离开,以不同的方式,埋葬在可可西里这样一个圣洁又可以吞噬一切的土地。

电影的叙事以时间为线展开,在越来越深入可可西里腹地,离盗猎者越来越近的过程中,无力感却一层层加深。

这些触动人心的场景,在电影中一次次挑战着我们的泪腺,也一次次触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认知。

第一幕 关于死

天葬

藏族有天葬的传统,于是在开篇提到的巡山队员强巴死后,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天葬的场景,只不过导演用了很短的篇幅以及非常隐晦的画面,让人感受了冰山一角。

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百度,或者真正走进藏区去体验,当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关于天葬的镜头 还是相当隐晦的

第二幕 关于生

一个人住三年

这个镜头让我第一次泪目,那句台词:阿旺在,盗猎的不敢来。

一个人,一座插着国旗的小房子,一个朝着逐渐远去的车队挥手的人。镜头越来越远,人也越来越小。

阿旺这一幕长镜头真的太嗑泪了

是什么让他坚守下去,在这无人的荒凉里,在这对生命极度严苛却危机四伏的世界里。

第三幕 关于死

547只藏羚羊

当500多具尸体就那么躺在光天化日之下,皮毛已被拨开,只剩下一地残尸余骨,任由秃鹫啃食。

面对这一幕,该愤怒,该悲痛,还是该无奈,该警醒。

这一刻的所有感官都不是愉悦的,藏羚羊本该有属于它的天葬方式,此刻却皮毛与骨肉分离,曝尸荒野。

队员们将藏羚羊尸骨火化 绕着火堆转经超度

547张缴获的藏羚羊皮

第四幕 关于生

剥皮子 一张五块钱

马占林,是巡山队员们最先抓到的“人质”,他们是帮着盗猎者剥皮子的人,也是最普通的牧民。

一张皮子能得到五块钱,这是他们的生计。

他们只是盗猎者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格局,不知道藏羚羊皮毛背后的暴利与杀戮,在他们眼中,剥皮子和放羊、放牛没啥区别,只要能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剥皮子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第五幕 关于生死

希望不要下雪

由于缺粮缺油,供不起那么多人的吃喝开销,队长日泰决定放走“人质”马占林他们,让他们自己走出可可西里,是生是死,可能都是他们的命了。

镜头再一次拉远 他们 能否活着走出可可西里

随着车子渐行渐远 几个人也越凑越紧

这一路上,不断有人告别离开,然而我们却不知这里埋藏的伏笔,告别的时候真的要用力一些,因为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

因为队员达瓦生命危在旦夕,队员刘栋负责先将他送往医院,再返回和队长汇合。

在极度缺氧疲惫的状态下,刘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车开了出去,完成了抢救生命的任务,短暂的休整后再次进入可可西里,去支援队友,却不想这一次,却是有去无回。

仅剩的两辆车,行进途中一辆突发爆胎,只得留在原地等待刘栋的支援,而等来的,又是什么

尕玉的两次发问,日泰的两次回答,是宿命,是无奈,是对自然的祈祷,也是对生命的祈祷,然而可可西里,并没有听到。

我们以为走不出来的,走出来了

我们以为能走出来的,永远留下了。

第六幕 关于生死

活着走出去

刘栋死的那一幕,万籁俱寂。没有盗猎者,没有猛兽,没有高原病,没有暴风雪。

从一开始的拼命挣扎我们看到了他对生的渴望,那种发自本能地想要活下去的力量

然而到最后,只能坦然直面死亡,他的呼喊没人能听见,只有可可西里无情的漫天黄沙,巍峨而冷酷的雪山,见证了这个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被自然吞噬,死在可可西里无人的寂静里,镜头推远,一辆车,散落一地的箱子,甚至不仔细看,你都看不到他被埋葬的那个沙坑的痕迹。

桑吉在漫天风雪中,曾一度想要放弃,然而同伴的鼓励,互相扶持,让他们决定为自己的命运拼到最后,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依旧不放弃,只想要活着,活着!

马占林和老乡们,也在为着他们不被看重的生命而努力,

有人倒下了,其他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扯掉他的围巾为自己保暖,在生死面前,我们已经无法评判什么对错。

第七幕 关于死

为了我的羊子

最终,日泰队长追到了盗猎者,然而此时只剩下他和记者两个人。

没想到牧民老头马占林,活着走了出来。

而日泰队长最终倒在了盗猎者的枪口下,临死时,深陷包围的他还要盗猎者交出枪跟他走,盗猎者问他为什么就抓他,他说,因为你打我的羊子

没有什么是非观的老马,选择了盗猎分子的一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命,面对死去的人,他只有无奈摇摇头,而面对还活着的记者尕玉,他告诉他跟着他们的脚印走就可以走出去。

他不想谁死,他只想自己活着

自己活下来了,才能去想别人的死活。

可可西里就这么平静地包容着世间的杀戮与生死,在它面前,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然而他们却不懂得互相尊重与保护

影片中这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当记者问到日泰队长如何解决经费问题,是不是也卖皮子时,日泰队长说了这样一番话

关于索南达杰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包括了藏族群众的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索南达杰保护站

最新消息

2020年9月14日,青海公安发布通报,玉树警方近日抓获一名参与枪杀杰桑·索南达杰的嫌犯。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关于藏羚羊绒

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高达5000—30000美元。

藏羚羊绒制作的沙图什则是极品。几个世纪以来,印度的一些省份一直以来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买最珍贵的“沙图什”给女儿做嫁妆,越软越贵的沙图什披肩也是女性显赫地位的象征,一条质量较高的沙图什披肩在欧美市场可以卖到20000美金以上。

最新消息

2020年9月,青海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禁止一切社会团体或个人随意从格尔木前往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凡是出租车、私家车由格尔木载客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一律必须先行前往公安机关进行备案。

写在最后

影片的结尾虽然是如此沉重,但是这几行字也带给了我们希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