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征起止点?
红军长征经过的11个省份。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共十一个省份。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
二、清朝起止点?
清朝的起止点是,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三、辽河起止点?
辽河古代称句骊河,汉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清称巨流河。辽河流域地跨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上源(西源)为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海拔1729m),向东北流经内蒙古自治区苏家堡附近纳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而后东流到吉林省境内折向南,于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东辽河汇合后称辽河。辽河纳括苏台河、清河、柴河、泛河、柳河等支流,至台安县六间房分流两股,一股西流,称双台子河,纳绕阳河后,于盘山县注入辽东湾;另一股向南流,称外辽河,纳浑河、太子河后称大辽河,经营口注入辽东湾。1958年,在六间房附近将外辽河堵截,使辽河由双台子河入海,浑河、太子河由大辽河入海
四、安纳线起止点?
安纳线起点安加尔斯克,终点纳霍德卡。
2002年底,日本提出修建一条从东西伯利亚经过远东地区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即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输油管线)。该管道预计耗资70亿美元,全长3900公里,终点是俄罗斯的港口城市纳霍德卡。
五、秦岭起止点?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位于北纬32°—34°之间,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六、吕梁起止点?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
七、珠江起止点?
珠江发源地,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城北50公里的马雄山东麓,从马雄山顶下至半山腰,上下两个洞口流水潺潺,即是珠江之源。
在广东的珠江水系中,东江、流溪河、北江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流,西江、潭江大致自西向东流,并都汇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
八、长城起止点?
起点山海关止于嘉峪关
1、万里长城的终点和起点分别是,山海关,嘉峪关;
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3、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九、湘江起止点?
湘江水流方向是由南向北,湘江的水是流进洞庭湖。湘江源头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它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
十、汾河起止点?
汾河在山西境内。源於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长716公里,流域面积约39,000平方公里。四周为山脉环绕。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秦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