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猎藏羚羊的电影?
《可可西里》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
二、有关偷猎藏羚羊的小说?
小说是《可可西里志愿手记》。该小说简介:今早向李科长交工作报告,听到他们谈论着这几日藏羚羊被大规模盗猎捕杀的新闻,惊讶于当地竟有人一路打报告打到北京,想要在可可西里建立起自然保护区。
我留心多问了一句结果,李科长只说没听上面下什么批示文件,但好像那里自发搞起来了保护队。……
三、可可西里偷猎者解决了吗?
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是中国最大一片无人区。这里是藏羚羊的天堂,在全面而持续的保护下可可西里已连续12年未发生盗猎藏羚羊案件。
上世纪80年代,非法偷猎者大量涌入给可可西里带来灾难性打击。短短几年藏羚羊数量从20余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1996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在1997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可可西里整体划转至三江源国家公园,实施严格的保护与管理。同年10月《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可可西里获得立法保护。多年来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行动在这里不间断开展打击了盗猎盗采、非法穿越等行为。随着藏羚羊大规模迁徙产仔结束,可可西里又度过了一个安宁的产仔季。恢复了亘古宁静的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如今已至约7万只。
四、偷猎藏羚羊违反什么国际法?
偷猎藏羚羊违反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曾经因为不法盗猎分子的大规模盗猎,藏羚羊曾经一度面临濒危灭绝,一部电影《可可西里》唤醒了国人对藏羚羊的保护意识和提高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极大关注,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藏羚羊的数量目前由濒死转为近危,但仍面临灭绝的危险。
五、可可西里有几种羚羊?
可可西里最典型的动物有藏羚羊、藏棕熊、藏野驴和藏野牛等。藏羚羊号称“高原精灵”,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可可西里的象征。以藏羚羊为原型的卡通动物“迎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它也是世界范围内受严格保护和禁止贸易的物种
六、电影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
在可可西里,盗猎的枪声,已经十余年没有响起。这里的藏羚羊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末盗猎活动最为猖獗时不足2万只,增加到了现在的7万多只。初夏,裸黄广袤的高原上,藏羚羊妈妈们将从冬季交配地一路向北,行至夏季产羔地。约300公里的跋涉后,在卓乃湖、太阳湖等处,这个族群将迎来新生。
七、可可西里散落的是藏羚羊吗?
可可西里不但有藏羚羊而且还有野驴和野马等动物生活在这个无人区!
八、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牺牲的队长?
索南达杰与偷猎犯罪分子博斗牺牲了
九、偷猎题材的电影?
《可可西里》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陆川执导,多布杰、张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该片获得了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41届台湾金马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奖项。
十、非洲偷猎现状
非洲偷猎现状
非洲偷猎现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政治动荡、贫困、文化传统等,非洲地区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偷猎问题。偷猎不仅对当地野生动物种群造成危害,还影响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偷猎行为的危害
非洲偷猎活动主要针对大象、犀牛、狮子等珍稀物种,这些动物遭受的压力较大。偷猎者为了获取贵重的象牙、犀牛角等制品而肆意猎杀,导致这些动物濒临灭绝。而随着物种数量的减少,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影响到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此外,偷猎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安全隐患。一些偷猎团伙为了保护自己的非法利益,不惜使用暴力手段,对抗野生动物保护者和执法部门,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和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非洲偷猎现状带来的严重问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偷猎活动,严惩犯罪分子。
- 提高公众意识,倡导保护野生动物,减少消费象牙等非法制品。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偷猎团伙。
-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偷猎的动机。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减少非洲偷猎行为,保护珍稀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
未来展望
非洲偷猎现状依然严峻,但随着国际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不断提升,希望能够持续加大力度,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共同推动非洲偷猎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保护好地球上珍贵的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