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研发的核导弹?

213 2024-03-17 04:22

一、中国谁研发的核导弹?

我国的核导弹是一个团队合力研发的,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其机构。但是两弹之父是邓稼先。中国的火箭之父是钱学森。

二、生物导弹研发成功了吗?

在10月31日公布的我省第四批 “百人计划”84名拟资助人选中,最年轻的一位不久前才过完27岁生日。

他叫丁兆,毕业于世界名校剑桥大学,两年前回到家乡内江创业,立志要做中国首家生产达到欧盟标准、出口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端抗癌药物企业。丁兆是剑桥大学药学系博士,毕业后在英国著名药企承担重要研发工作。2010年,他以技术换资金的方式筹集3.8亿元创办四川汇宇制药有限公司。这次是丁兆第二次参与“百人计划”角逐。去年首次冲击未能成功,他事后检讨,一是因出差在外委托同事参加评审,未能充分展示企业竞争力,二是厂房刚刚动工,缺乏说服力。今年,丁兆带来好消息,企业厂房和研发中心已全部建成,有信心明年通过欧盟认证;引进的7个一线抗肿瘤药物明年就能投放欧洲市场,当年可实现保底销售3.8亿元人民币;自主研发的一种“生物导弹”类抗癌药物制剂力争3到5年内面市。据悉,同类“生物导弹”药物的市场前景高达60亿美元。记者在评审现场看到,由于“生物导弹”开发难度极大,国内外很多大型企业都处于紧张研发阶段,专家格外谨慎和挑剔,连珠炮式地追问丁兆,“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技术储备是否足够”、“目标市场是否清晰”、“原材料是否有保障”。丁兆坦言,创业的最终目的是突破欧美技术壁垒,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导弹”类抗癌药物制剂。35岁的成都优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吴哲,同样凭借对自主创新的坚持打动了评委。他曾在美国通用电气工作5年,亲手将许多超声设备引入国内,不甘心看到国内超声设备市场全部被进口产品垄断,去年6月来川创业。吴哲告诉记者,他设计的每样产品都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全聚焦超声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也居于领先水平,依托此项专利技术研发的医用眼底彩超诊断仪填补了眼科超声领域空白。

三、俄罗斯最早几几年研发的反卫星导弹?

军日前向媒体透露了雄心勃勃的太空复兴计划。俄将赋予太空部队发射各种军用航天器和打击敌太空武器系统的任务。据称,俄罗斯反卫星武器将可击毁两千公里高的卫星。

  10年投入4868亿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俄罗斯太空军事的各项潜能几乎降到了最低点。2001年,俄罗斯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的在轨卫星由1995年的24颗减至8颗;各种航天器由186颗减至目前的94~97颗。目前,俄罗斯的航天投入仅位列世界第6位,落后于美国和印度。

  不过,俄太空部队司令弗拉基米尔称,在2006年,即实施“10年联邦航天计划”的第一年,俄罗斯的航天拨款比2005年增加了1/3,从185亿卢布增加到240亿卢布(约9亿美元)。所需资金通过两个渠道分配:“2007~2015年(国防与安全)政府武器装备计划”、“全球导航系统”与“2006~2015年俄罗斯航天中心发展”专项计划。

  另据俄国家杜马的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俄政府2007年的航天预算将超过500亿卢布(约19亿美元)。俄政府早些时候曾明确表示,俄在今后10年内对航天领域的投入将达到创纪录的4868亿卢布(约187亿美元)。

  俄罗斯太空部队计划从明年开始部署新型军用航天器,到2009~2010年间即可看见效果:目前使用的航天导弹系统将减少;由含有剧毒物质的燃料推动的火箭将被环保火箭所取代;正在研发的中型火箭Soyuz-2将成为今后10年内部署军事航天器首选的助推器。

  能打2000公里高卫星

四、钱学森什么时候研发了第一颗导弹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中国第一颗导弹:东风-1号,于1960年11月5日发射成功。

五、飞舰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有何区别?

谢邀,提主说的是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的区别吧

我们先来说这三种导弹的共同点或者说大多数导弹的共同点,他们一般都由推进器或者说动力系统、战斗部(用于摧毁目标)、飞控系统(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制导系统(用于锁定跟踪目标)。

如果说区别的话也基本上是根据目标特点在动力选择、外观尺寸、战斗部类型、制导模式和发射载体的不同。

区别一:反舰导弹的目标是水面目标(少数可以发展成对地版本),现在的水面舰艇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反导能力和干扰能力,所以反舰导弹在突防能力上的要求要比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来的高(这不是说其他导弹不需要抗干扰能力),大多数反舰导弹在飞向目标前的一段时间都会进行超低空飞行来规避目标的拦截,而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敌方飞机,飞机是高速高机动的小体积武器要求导弹的机动性和速度要远大于目标而且要具备相当高的精度

区别二:反舰导弹的目标一般都是大型舰艇如果战斗部装药少了那造成的毁伤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反舰导弹的尺寸和重量都比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来的大。

区别三:反舰导弹的目标速度较慢体积较大所以反舰导弹自身的机动性和速度都没有防空和空空导弹来的高,空空导弹的机动性动辄30个G以上速度更是达到3马赫以上,而反舰导弹基本都是亚音速的(少数在最后突防的时候达到超音速)

区别三:动力系统的差别,反舰导弹一般有两种推进方式或者是复合推进主要是前苏联阵营使用较多的火箭发动机,特点是体积大速度快但是射程近,还有就是欧美国家常使用的涡喷发动机特点是弹体体积小射程远但是速度较慢,而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一般都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或者冲压发动机要在短时间内将导弹达到相当快的速度所以射程较反舰导弹近得多。

六、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区别?

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虽然本身都是导弹,但因为二者在发射方式上有所不同,在使用方式上也有所变化。

空空导弹的发射装置在飞机上,主要用于飞机空中格斗,所以空空导弹相比于地空导弹体积小,速度快。而地空导弹是属于地面防控力量,发射装置在地面发射井或发射车上,主要用于拦截敌方的导弹和打击敌方的飞机。弹体体积可适当加大。

七、如何比较“战斧”导弹和“战斧斯基”导弹?

巡航导弹比较主要比射程,飞行轨迹复杂度,飞行高度,最大射程上的航路数据修正次数,其他的性能都很次要,而突防效果则主要看飞行轨迹复杂度,飞行高度,最大射程上的航路数据修正次数。除了射程以外,都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射程加大燃料箱就可以提高,相对容易解决。而飞行轨迹复杂度,飞行高度,最大射程上的航路数据修正次数,就是巡航导弹是否足够先进的技术指标。

飞行轨迹复杂度高,有2个途径可以达到,一种是转折坐标点设定方式,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另一种就是需要非常强大的运算与数据储存功能,可以内建数字地图,设定复杂的攻击航路,规避对方的探测和拦截,這样的巡航导弹具有从地峡,山谷,河道以及大街高楼之间辗转低飞渗透的能力并非虚构。具有這样能力的巡航导弹,一旦进入陆地,就很难被发现也很难拦截成功,只有具有這样能力的巡航导弹,才是具有高度危险性需要进行国际技术管控的巡航导弹。

飞行高度低,就有利于规避雷达的探测,也就容易击中目标,先进的巡航导弹飞行高度都很低,但飞行高度低可以通过2个途径达到,如果是靠无线电高度仪配合地形跟踪或地形回避雷达来达成低飞的目标,那就容易提前暴露,并不属于先进巡航导弹。如果是用内建数字地图来达成,那就是技术超先进。

最大射程上的航路数据修正次数多少是由弹上的惯导系统先进程度决定,精密惯导系统并非仅是一套陀螺仪导向系统,还包括精密飞行控制系统,整套系统的先进程度越高,整段航路数据修正次数就越少,因为航路数据修正需要使用卫星导航和地形匹配技术,而使用这两种技术都有风险,进行地形匹配需要开启雷达,遇到很强的对手,就容易暴露导弹踪迹,提供对方一个导弹袭击告警,而且航路设定就离不开明显的参照物地形,飞行航路的设定就有限制,也不是在所有地形环境下适用,在有些无明显参照地形的区域,无法使用这种技术。而卫星导航技术则容易受到导航信号被对方屏蔽的影响,对方如果技术超强,甚至有能力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干扰修改,這样导弹就会被对方引导到错误的区域坠落。所以航路数据修正次数越少越好,航路修正次数越少,说明惯导系统系统越精密,可以在复杂的航路上绕来绕去而不需要经常进行航路数据修正,這样一旦进入对方陆地,可能不再需要进行航路数据修正或仅需要一次航路数据修正,那对方就无法借由导弹进行航路数据修正时发觉导弹来袭的蛛丝马迹了。

通常先进巡航导弹的航路数据修正会同时有地形匹配和卫星导航两套系统,进行航路修正时,首先对比卫星导航数据,如果卫星导航数据准确,那么与惯导系统的测量误差就会在一个误差范围值以内,那么导弹就根据卫星导航信号更新航路数据,如果大幅超过误差范围值或收不到导航信号,说明卫星导航受到干扰或已经被对方发射的杂波屏蔽,这时就会启动雷达,用地形匹配或地物对照方式进行修正。如果惯导系统不达足够精密程度,在整个敌境飞行段就需要多次启动雷达进行地形匹配或地物对照进行修正,那就容易提前被对方发觉导弹来袭,反之进入敌境只需要极少次甚至不需要进行航路数据修正,那敌方就没啥机会提前获得导弹袭击告警。

战斧巡航导弹在战斧Ⅰ代和战斧Ⅱ代时期都是:转折坐标点设定方式+无线电高度仪+地形匹配,都属于1960年代技术的继续发展。战斧Ⅲ代则是增加了GPS导航,并把地形匹配更换为地物对照,属于1960年代技术与1990年代技术的混合。到了战斧Ⅳ代以后就是数字地图+地物对照+GPS+数据链,属于新一代的智能巡航导弹。智能巡航导弹必需有超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才能实现,俄罗斯的战斧斯基是不具备智能巡航导弹能力的,最先进的型号不会超过战斧Ⅲ的水准,一般认为就是战斧Ⅰ/Ⅱ的能力。

仅仅是低飞与中途转折能力的话,1950年代的巡航导弹就可以达到,而且看纸面性能也不比后来的战斧导弹低。从一般china人喜欢看的纸面性能方面看,目前的导弹对于1950~1960年代时期根本就没进步过。所以一般china人分辨出的导弹优劣都是不靠谱的。俄罗斯目前的半导体技术根本没有能力生产智能导弹,那战斗能力就和美国1950~1960年代的巡航导弹差异不大,顶多是能飞更远点打更准点,也就是战斧Ⅰ/Ⅱ/Ⅲ的水准,而且能达到战斧Ⅲ的能力都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据俄罗斯目前导弹陀螺仪精度看,那连美国1960年代水准也不如,所以不进行综合技术考虑,俄罗斯的巡航导弹根本连战斧Ⅰ的水准也达不到。

雷达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在1950年代就已经用于巡航导弹,雷达地形地貌测绘技术二战就有,那时用于轰炸机夜间轰炸或白昼云上轰炸,在战后的巡航导弹上就用于航路修正。

八、精确制导弹药和导弹的区别?

精确制导弹药包括航空炸弹、火箭弹、炮弹、导弹。

九、导弹原材料?

制造火箭和导弹头部石t发动机石上控制设备所用的各种材料,中国古代火箭是用竹筒厚纸粘土等材料制成的,流传至今,中国民间烟火炮仗引用了古代火箭的制作原理,他们用麻纤维缠绕,加强后置圆筒制成

十、导弹萝卜介绍?

回答:今天买了一个萝卜,只是形体上有点像导弹。它会带你直冲向云霄。萝卜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姑且就夸张的将它称为“提升人体素质的导弹”吧。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质0.6克,钙49毫克,无机盐0.8克,维生素C30毫克。经常食用萝卜,首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健胃消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