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川消融的原因及危害?

极地旅行网 2023-09-11 19:50 编辑:admin 258阅读

一、南极冰川消融的原因及危害?

自然原因: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人为原因:

冰川退缩除了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南极冰川的融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其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冰辄现象”南极冰川的融化同样是“冰辄现象”的结果而并非温室效应所造成的

危害:

南极冰川的融化应该不会造成海平面大规模的上升其原因是南极洲板块的挤压势必导致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冰辄现象”的发生太平洋印度洋板块的沉降致使海平面的下降也未可知但南极大陆的运动会造成地球活动的加剧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南极冰川融化的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社区产生影响。等到2100年,未经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15英寸以上。这将导致沿海地区发生大规模洪水以及潜在的淡水短缺。

更复杂的是,不同类型的融化冰对地球有着不同的影响。比如像海冰不一定跟海平面的直接变化有关,但它可以减少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这样的后果是北极温度上升,从而使得冰川和冰盖融化得更快。

二、南极冰川融化对人类的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极的冰川持续融化。如果冰川全部融化,那么全世界的高山冻土层的冰雪也都会融化。冰山储存的水资源,占据全球淡水资源的70%,一旦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会上升66米,直接结果就是人类的栖息地将会无限缩小。

2、淡水短缺

97%的地球水是海水,只有3%是淡水,能够勉强维持地球上70多亿人的需要。而大约75%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90%的淡水冰川位于南极。随着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超过了冰的替代,更多的淡水将会流失到海洋中,在海洋里与盐水混合。同时内陆河流来源的山区和高地上的冰层也在慢慢消退,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会没有淡水资源以供日益增长的人口使用。

3、全球变暖加剧

如果南、北极冰川全部融化,则说明地球的温度已经升高到了一定程度,那时人类要面临的就是极端的全球变暖。冰川可以形成镜面反射,将一部分的太阳光线给反射走,当冰川全部融化后,因为无法反射太阳的温度,地球温度就会持续上升,最后人类可能会因为过高的温度而无法生存,最终导致灭绝。

4、物种灭绝

由于北极和南极冰层的消失,北极熊的数量多年来一直在下降。如果冰川融化一直加剧,温度一直上升,那么北极熊就会因为不能适应环境以及食物匮乏而灭绝。

而海洋里的珊瑚礁同样会濒临灭绝。珊瑚礁在海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为生活在海洋中的四分之一的动物提供住所,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保护海岸线。它们通常生长在热带浅水中,在那里它们合成阳光。然而,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珊瑚礁受到的阳光照射越来越少,这直接影响到鱼类种群生存,反过来又影响到依赖海洋生存的人类。这最终也可能引起粮食短缺的危机。

5、冰川之下的病毒

冰川融化之后,永久冻土层的病毒就会逐渐复活,一旦接触到生物后,这些远古病毒就会快速地生存和繁衍。当病毒大规模感染自然界的生物之后,人类很有可能会因为缺乏食物而死亡,甚至会因为病毒的繁衍而导致寿命缩短,种群数量减少。

6、甲烷气体释放

冰川下有很多天然气,其中一种是甲烷,它不仅有毒,而且是温室气体。冰川融化后,随着裂缝的形成,冰川变得更轻。这些运动产生裂缝,大量甲烷气体通过裂缝释放到大气中,通过从表面捕获热量,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据估计,如果目前全球变暖的速度继续下去,北极地区可能会在几年内释放出超过500亿吨甲烷。

7、极端天气现象加剧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所有海洋都在变暖,这正在扭转洋流的运动,在此过程中,洋流增加了从未经历过这种因素地区的风暴和飓风。不久,一些沙漠将开始降雪,而热带地区将因缺乏雨水而开始干涸。同时,随着冰川迅速融化,地质过程有了更多的反应和运动空间,这就会产生剧烈的地震。而海啸和火山爆发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从未发生过地震的地方造成破坏和死亡。

三、南极洲开展天文观测的适宜季节是哪个季节?

:

一是南半球的夏天较暖和,冬天的话不仅气温低,还多有大风雪天气,不利于科研人员外出观测;

二是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此时出现最大值,正好适合进行天文观测。

四、何时是南极最佳旅游季节?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原始、最纯净的地区之一。不过,要去南极旅游,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下面就是介绍南极旅游的最佳时机。

南极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1月到2月,因为这段时间气温相对较暖,天气晴朗,风浪不大。此时,南极洲白天持续24小时,你可以充分地享受极光和日落,旅游的视觉效果更为壮观。此时南极洲的野生动物如企鹅、海豹、海象等也正常活动,你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与它们互动,这也是南极旅游必不可少的重要体验

五、北极和南极洲的旅游探险是怎样的经历?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美/汉普顿·塞兹

✨9.3分

~

纪实文学,但门槛低,可读性强;情节跌宕,欲罢不能。德隆等探险者的命运,让人热血澎湃,一口气看完,久久不能平息。

~

英雄,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总会为了梦想奋斗不息。严寒、极夜、饥饿、孤寂,雪盲症和冻疮,考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肆虐的寒风暴雪和神秘的冰上迷宫,加重前行的负担。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看到希望…

~

合上这本书,尽是扼腕叹息。相信我,即使你知道了结局,仍旧会被它跌倒的情节所吸引,在紧张刺激中期待它的到来。

✨珍妮特号出发前,接到了寻找斯堪迪纳维亚人的任务,这次绕道会耽误珍妮特号几周时间,它无法充分利用北极冰雪融化的那个短暂的夏季窗口期了。实际上,珍妮特号刚出发,斯堪迪纳维亚人就登陆了。

✨1879年,没有人知道北极是什么样子。珍妮特号所依赖的开放极海理论,在他们出发不久,就有新研究推翻这个假定。而他们凭借的彼得曼地图,更是漏洞百出,在关键处几乎全错。

✨1881年,德隆所在第一艘驳船在勒拿河三角洲登陆不久,有两名当地猎人跟踪他们,但两名猎人后来因为担心这群人是走·私者而放弃跟踪,错失对这群冰海长征者的绝·佳解救机会。

✨这种错过和巧合还有很多,让人揪心。我渴望这些探险者尽快获救,但总不能遂愿;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

~

主要时间节点

✨1879年7月8日,美国军舰珍妮特号从旧金山启航,乔治·德隆率领33名船员开启极地探险。

✨1879年8月31日,珍妮特号被卡在白令海峡再的浮冰中,开始长达22个月的随冰漂流。

✨1881年6月12日,珍妮特号沉没,队员开始撤离。此时,他们身在西伯利亚以北近1600公里(北京到上海走高速是1200多公里)的冰盖上,孤立无援,只有三条敞篷船和勉强维持的补给。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漫长的冰海远征。

✨1881年9月12日,经过几千英里冰上长征,来到海域,三艘船在前往勒拿河三角洲中失散。

✨1881年9月16日,德隆所在第一艘驳船在距离海岸3英里处被坚冰堵住航道,船员弃船涉水登上三角洲。

✨1881年10月31日,探险的终点。

✨1882年4月7日,美国山落成,以此纪念珍妮特号极地探险。

~

这本书值得一读。梦想、无畏、无私、领导才能、团队精神、国家荣誉等等,构成了这次探险的精神内核,引导探险者一往无前,也让读者心心念念…

六、南极旅游严格限制的原因?

旅游废弃物产生环境污染;旅游活动产生生态破坏;外来物种(比如:鞋上面的细菌)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

七、去南极旅游的最佳时间?

  南极并没有四季之分,只分暖季(暖季的时候是极昼,晚上只会稍暗一些)、寒季,最适合旅行的为11月-次年3月之间。其中12月-次年1月是旺季,这段时间去南极旅游,最好至少提前半年就要开始预订了。

  南极大陆几乎全部都被白茫茫的白色冰原所覆盖,长达3000多千米的南极横贯山脉,将南极分为地理上的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南极大陆来源不同:东南极部分,是古老的地盾,是南极洲最大、最重要、最古老的陆地,平均海拔2500米,地理上的南极点,即南纬 90 度,就在东南极。去南极旅游多少钱

  西南极部分,主要由面积较大的南极半岛和一些岛屿组成,在地质年龄上,要比东南极年轻许多, 形成年代不超过220万年前的中生代。西南极部分曾经是海洋,经过地壳运动,这些岛屿才从海中升起。

  由于去南极旅游的前一站需要在迪拜或其他中转站停留,大部分行程中还会安排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游览(或安排在南美洲其他国家),最后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因此如果是在年末、秋冬、春节期间出发去南极旅游,那需要带清凉的夏衣和挡风御寒的冬衣。

  到达南极后,我们还要提前转别一些保暖的衣服,除一般冬衣外,还需要羽绒服、防水裤、防水手套、毛衣、保暖帽、墨镜,船上会在登陆之前分发冲锋衣。另外,南极的日照强烈,防晒霜是一定要准备的,不然小心晒黑哦。

 

八、为什么南极旅游的价格差别这么大?

“出海的时候可以看到大鲸鱼就在身边,很近很近,特别的惊喜”,回忆起第一次南极之旅,石羊依然难掩兴奋。

70后广告人石羊第一次知道极地旅行的概念,还是四年前刷到的朋友圈,“怎么都有人都能去南极了”,于是,热爱摄影、想亲自看一看帝企鹅的石羊,便在心里种草了南极之旅的行程。

2019年2月,她终于有机会给自己放一个假,在周游南美之后,从智利南部直飞南极的乔治王岛,花费10万块人民币,在南极度过了难忘的一周。

过去几年,如石羊有时间和消费能力的人群更多地踏入到了极地。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IAATO)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就有超过8000人进入南极,以16%的比例开始成为南极第二大客源国。

极地旅行客单价从5万元到60万元不等,这并非奢华旅行方式,而是更多地带有探索性质。石羊看见了大鲸鱼,却没有见到帝企鹅,有极友在南极夜晚宿营时看见漫天星空而美哭了,他们共同的描述是,“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2018年电影《南极之恋》中,赵又廷的职业身份就是带夫妻前往南极举办“圣洁”婚礼。现实中极地旅行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让传统旅行社、新兴高端定制游以及OTA们共全部下场”竞技“。

《南极之恋》

电影中赵又廷遇见了风暴,极地旅行的从业者们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提前预定几年后的船位,然后再卖给旅客的产业链模式是最大风险。因此已经有玩家开始向最上游前进,飞猪此前表示称2020年“会自己造一艘船去南极”。

  • 极地游不等于奢华游

从2008年就开始从事极地旅行业务的Sophie记得,她所在的Saga Travel旅行社最开始开展这个条线的业务时,一年只接得到一个团的十几个人的游客。

而到了近两年,尽管极地旅行仅占公司业务营收的5%-10%,但仅他们一家,一年就可以接到近200名中国游客的订单。“极地旅行确实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得特别快。”她向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感叹道。

在Sophie的经验里,旅行社的客单价平均在13万左右。相对而言,由于北极的地理范围相对更广泛更易到达,所以客单价要低于南极。对于游客限制更高的极点,北极点客单价在20万左右,南极点则可达到60万上下。

根据携程发布的《2018-2019中国人南极旅游报告》显示,在携程上预定极地旅行的游客,去南极或南美+南极单人最高花费达到64万元,最低在5万元,人均花费11万元。

携程极地探索频道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极地游差别甚远的客单价,与交通方式、旅行天数和旅行路线有关。据携程报告统计,近9成的中国游客,会选择全程乘坐邮轮越过德雷克海峡巡游南极半岛,价格在5万元-20万元;从智利或阿根廷乘坐小型飞机飞往南极半岛,然后在半岛乘坐邮轮巡游的“空海联运”,价格在12万元-16万元;仅有1%的游客会直接飞往南极点,价格则直逼60万元。

但高昂的价格并不等同于奢华游。已经越来越多像石羊这类中产人群选择极地出游,经过反复考量,她选择的是性价比更高的直飞南极半岛,再乘船进行巡游的路线。

这替她省去了在邮轮上的大量时间,也避免了晕船的不适感。

据她观察,2月份同她一同游览南极的有64名游客,比她年轻的不超过10个,大部分是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士。“我们船上最老的有一位92岁的老先生,还上新闻了呢。”

对石羊而言,南极之旅除了令人惊艳的自然风景与动物观赏,她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游轮上每天晚上准时开始的科学讲座。“每天除了早上和下午会出去登陆一次,到晚上六七点钟还有一次讲座,有每天的总结,冰川融化的过程,动物要如何区分,随队的海洋学家和动物学家就跟讲科普课似的。”

《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数据显示,南极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客群,占总量的58%;北极产品则以90后年轻人为主,19-35岁的人群占比超过一半。

尽管在多数报告中,极地旅行的客群都被描述为“时间自由、财富自由、阅历丰富”,属于旅游行业中“金字塔尖”的人群。

但在Sophie看来并非如此,极地旅游跟个人财富没有必然联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消费趋向,而不是他有多少钱”。

Sophie在南极邮轮上碰到过节衣缩食很久的普通人,对方表示就是为了来感受另一个大自然,“它真的不是奢华旅游,有没有探索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年轻人成为极友或许就只为看一眼南极夜晚的星空。

  • 极地之旅,为何价高却不赚钱?

尽管已经入行11年了,但做极地旅行的生意,还是时常让Sophie陷入焦虑。“因为我担心卖不出去。”

根据行规,大部分极地旅游公司会提前半年到2年,向国外的邮轮预订一定数量的舱位。规模较大的公司,陆续投入的定金会达到几百万至上千万。

一家旅行机构的领队王伟向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表示,对于由于招不到旅客而导致舱位成本无法收回的风险,基本上没有规避的方式。

“比如北极点的旅行,人均单价是20万左右的,我们包一个整团下来是100舱位,我收客到90左右的时候才面临盈利,之前只能是满足成本。这样对我们的压力就很大,蛮被动的。”目前,有旅行社会通过每艘船少量押20-30舱位的方式来降低一部分的成本风险。

而订金的支出,也跟目的地的不同和预定时间有关,“比如提前一年预订,那可能会让你先支付15%的第一笔订金,过两个月再支付15%,一直到出发前一个月再支付剩余的订金。基本上前期支付的,都不会超过两成或三成。”

在王伟看来,极地旅行行业尽管听上去客单价十分昂贵,但由于它不同于传统旅游,会依靠购物等方式获取利润,而是通过为游客提供专业探险服务,以及配套的餐饮住宿等方式赚取利润,随着探险行业的成本逐年增加,留给旅行社的利润其实非常有限。

由于中国现在没有自己的探险团队,所以极地旅游必须从国外报名。而国外公司会把线路每一个团区的价格放在官网上,于是极地旅游的成本价对于游客来说相对透明。

“他过来找你报名,是因为你比他更专业,所以你可以有佣金的部分,但是不能超出他的预期太多”,王伟对河豚文旅(ID:hetunwenlv)表示。

相比“服务费”的缓慢涨幅,探险行业的成本则在迅猛增长。“就比如船票这一块,基本上每年有8%左右的涨幅。有的目的地更明显一些,比如我们去南极点,2009年开始做的时候,价格是42万,现在已经涨到了65万9了。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利润率基本上是往下走的。”

  • 风险高,但市场依然广阔

除了舱位流失的风险,极地地区变幻莫测的天气和船况,也为极地旅游增加了许多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

“我们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故障是最有经验的了,这属于行业特色。”王伟说到。

有一次,王伟带队去北极点,客单价人均20万。然而在旅途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船长方面找到旅行社谈话,表示船上有人昏迷需要紧急医疗救助,这就意味着需要整艘船调转船头回到码头,耽误很多人“一生一次”的极地行程。“这种情况下,船上一百来个人,为了一个人折返,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你需要把情况同步给所有客户,征得他们的同意。”

由于船期固定,邮轮需要在规定时间接载下一拨旅客,所以耽误的旅程都无法弥补。所以,如若遇到类似的情况,旅行公司或面临着游客索赔的纠纷。

而在探讨到行业壁垒的问题时,Sophie和王伟均表示,在旅行行业的壁垒很难建成。“核心竞争力要真说有,可能就是看谁敢砸钱吧。”Sophie笑称。

而以飞猪、携程等OTA平台的入局,3-5万的低客单价,也在初期抢夺了一部分客源。据媒体报道,2017年,飞猪推出了低于行业水平的5万元南极线路,并斥资包下了海达路德2019年船期的2500个舱位;同程旅游则与海达路德游轮2017-2018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撒旅游也与夸克邮轮达成战略合作,保持每年10%的航次增长量。

“一开始就因为他们特别便宜,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五、六万的南极产品了,但是我们的产品还十几万,那时候我觉得我们都没办法卖了。”Sophie回忆道。

不同特质的客群都进入到极地旅游中,这令其正在从单纯的探索游变为更丰富的旅行活动。

同程邮轮事业部CEO孙杰曾对媒体表示,同样的极地旅游产品,年轻游客偏好登岛探险、极地徒步、直升机巡航等更刺激的项目,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南北极的文化和深度体验是他们更为看重的附加值。

因此,极地邮轮上经常会举办专家讲座、文化沙龙等,在出发前,也会有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环保方面的培训。

旅行社则在寻找差异化服务。从主打精致化小团路线,到同当地高度融合的体验式旅行,对于产业化、规模化打法程度更高的互联网平台,旅行社对于这群“闯入者”流露出不同的情绪。

“一方面有低价,把我有一些原来想跟我走的客人给弄抢走了;但另一方面,OTA入局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南极,我还在获取新的客人,这其实是件好事。”

无论是线上OTA平台入局“分一杯羹”,还是专业旅行社的持续布局,尽管目前看来盈利艰难,但在极地旅行这个命题上,旅游业均看到了市场增长的广阔前景。随着更多的中国游客增强对极地旅行的认知,再加上老游客的回购,极地旅行正变得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触手可及。

九、南极旅游是积极开放还是严格制止?

答:应该严格制止。

目前整个地界受到污染最少的地方就是南北两极,由于北极没有陆地,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科考人员前往(人数极少),而南极是大陆并且非常大,而且各类资源丰富而引起许多国家垂诞三尺,一些发达而有能力的国家都在南极建了科学考查站,有些国家建了好几个,这也给南极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果再开放旅游那地球上唯一一块净地也被污染了。

十、南极巨虫对人类有危害吗天敌是啥?

它可能存在着毒液。虽然对人类可能有害,但是合理运用的话,还是可以能造福人类的,并且这类古老神秘生物,对生物研究,以及生命起源也有很高的研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