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特点?

108 2024-01-04 18:53

一、南极洲特点?

特别干燥特别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企鹅多冰雪大陆

二、南极洲地形特点?

南极洲的地形特征一般是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而且地表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

南极洲是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

三、南极洲板块的特点?

特点如下:

地形特征

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

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近几千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烈风、降水稀少。

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小于撒哈拉沙漠),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四、南极洲三大特点?

南极气候具有酷寒、干旱和烈风三大特征。

酷寒

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冷,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1983年7月31日,苏联学者在东方站记录到零下89.2℃的低温,是世界记录到的最低自然温度。

干旱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 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不足3毫米。南极洲的降水几乎都是雪。

烈风

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烈风能轻而易举地把200多千克的大油桶抛起来,可抛到几千米以外,掀翻停机场上的飞机更是举手之劳。大风在南极沿海地带极其普遍,如德尼森岬一年中有340天刮风暴,因此,南极成了名符其实的“风暴王国”。

五、南极洲的地形特点?

南极洲地形总特点是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

六、南极洲有什么特点?

地形特征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近几千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烈风、降水稀少。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

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小于撒哈拉沙漠),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扩展资料:南极洲生物绝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半岛和沿海地带及岛屿。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暖季时,企鹅常聚集在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代表性的景象。

海兽主要有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南极大陆沿海为世界重要的捕鲸区。由于捕杀过甚,鲸的数量大为减少,海豹等海兽也几乎绝迹。

南极附近的海洋中还有极多营养丰富的小磷虾。

南极周围海洋中还盛产磷虾,估计年捕获量可达10.5亿吨,可供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

南极洲仅有850多种植物,且绝大部分为低等植物,只有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且均分布在南极半岛北端。

在低等植物中,地衣有350多种,苔藓370多种,藻类130多种。

植物的品种和数量,不仅不能与其他大陆相比,就是同北极地区相比也相差甚远。

北极地区气候虽然也十分寒冷,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气候也明显比南极洲温和。

植物种类和数量都远超南极洲,仅开花植物就有100多种,地衣达2000多种,苔藓500多种。

在南极大陆的某些岩石和陡坡上发现的一种植物被认为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面北朝着太阳生长。

生物学家在大陆的边缘及附近的岛屿,已经发现约400种不同的苔藓植物。

在南极洲最温暖的南设得兰群岛以外和南极半岛的北部,也发现了两种粉红色的显花植物。

在夏天解冻的池塘里,还发现了200种淡水藻类。

在雪地上也有藻类生长。

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南极的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大风。南极洲气候异常寒冷、终年覆盖冰雪,为寒带冰原气候。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冷,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降水量30~50毫米

八、西亚旅游资源特点?

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能体现出古代文明

九、毕节旅游资源特点?

毕节市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29个亚类、95个基本类型,涉及300余个主要资源单体或景点。分为东北部旅游资源区、中部旅游资源区、西南部旅游资源区和西北部旅游资源区。

1.东北部旅游资源区:包括大屯土司庄园、三官寨彝族风情、土法炼钢炉群、溜耳河峡谷风光、大河口柑桔园、阿市嘎拉景区、安然苗族风情、望乡河峡谷、猴子桥风光等。

2.中部旅游资源区:包括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小河十里溶洞、倒天河、甘堰塘、朱昌、灵峰寺、泰丰园、阳山公园、野鸡河、梨树上小河、杨柳湾等。

3.西南部旅游资源区:七星关景区、毕节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景区)等。

4.西北部旅游资源区:沔鱼河景区(包括天生桥、老鹰洞、三元洞、鸡鸣三省等)

毕节市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资源数量较丰富,类型较齐全;

2.自然资源以乌蒙山区的岩溶山水景观为特色;

3.人文旅游资源以民族风情和红军革命胜迹为特色。

十、简述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谢邀。

  1. 旅游资源概念及评价标准

搬出行业相关标准说概念:《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17)》、《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2016年修订版

3.1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3.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基本单位。3.3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研究和记录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17)》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17)》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从最新的“旅游资源”定义来看,对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或人文事物,任何能够拉动旅游者产生来访“吸引力”的客观事物,都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更为宽泛的旅游资源定义,体现了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创造力

从“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来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与珍惜奇特程度依然是衡量旅游资源要素价值的重要标准,这体现了旅游资源自身要具备足够与众不同的“吸引力”;此外,资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充分反映了旅游“品质”的重要。在最新的评价标准里突出了“全时+四季”旅游的重要程度(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根据各个版本《旅游学概论》总结整理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和特点来看,8个主类、23个亚类、110个基本类型,具有较为普适性的分类标准。在2017年最新更新的国标中,突出了“建筑设施、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更加强调文旅融合时代发展下,旅游业的创新与包容属性旅游资源从“靠天吃饭”到“人造可为”,逐渐转变的发展思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