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鹳雀楼一诗中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前面填什么?

极地旅行网 2023-04-16 08:47 编辑:admin 263阅读

一、在登鹳雀楼一诗中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前面填什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处: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二、据说《圣经》中说在公元1000多年前就说明了地球是个圆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求证据

不是1000多年,而是约3500年前。《圣经》用简练的语言对地球进行了科学的描述:

1

《申命记》成书时间:公元前1446~1406年。

第4章第19节:

“又恐怕你向天举目观看,见耶和华你的 神为天下万民所摆列的日、月、星,就是天上的万象……”

《约伯记》成书时间:公元前970~930年(所罗门时代)。

第26章第7节:“  神将北极铺在空中,将大地悬在虚空。”

《以赛亚书》成书时间:公元前740~690年。

第40章第22节:

“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象蝗虫。祂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

成书时间:公元前740~690年。

2

当我们检视有关中外古籍对地球的认识,就会发现,他们大多认为大地是平面的。古印度大象多,所以,古印度人想象有力大无比的四只大象支撑着大地。《佛经》臆想世界大地是由五层从下到上依此叠起来的,大地中间竖起长柱子状的须弥山。

1492年哥伦布和其后的麦哲伦,完成航行绕地球一圈的壮举,全世界的人都为此惊奇不已——人类居住的大地,正如《圣经》所言是实圆体!

《圣经》里还有其他条文,证据实实在在地、绝对有力地显示出: 神的话语是超越时空的。详情请阅读:

三、枫桥夜泊诗中前两句所描写的霜天夜景、 这些是所见之景,诗人还写了所闻之景,月落

霜天,月落,乌啼,江枫,愁眼

四、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仿写

仿写为:这时候,场内十分安静,小雨不下了,知了不叫了,蜜蜂停在花朵上,好像在观看同学们赛跑。

五、《绝句》中后两句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泥融”呼应“迟日”;“沙暖”呼应“春风”

一飞一睡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极其恰当地渲染出春意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融和气氛,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