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为什么管福建叫“八闽大地”?
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辞海》的解释是: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辞源》的说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四年)台湾列入版图后之翌年,改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布政使司,逐称九闽。后升福宁州为福宁府。福建全省共有十府,故又称十闽七闽增一闽:唐初增设漳州,正所谓“七闽宜增为八”,这才是八闽由来,其后宋、元的州、军、府、路的变迁,只是因其数恰好为八,正符合此前已有的八闽称谓,后人套用而已,绝不能误以为八闽由此始。另外,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闽地置经略使,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为名,此为福建得名之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此福建设省之始。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沿用至今。
二、請问福建那個地方最出名呀!
有没有去过福建莆田啊,我家乡
三、福建省名的由来?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因古时为闽越族居地,简称闽。
福建:以福州、建州(今建瓯)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福建简称闽。
更多请参考
四、福建的“闽”从何而来?
“闽”系福建省的简称,最早出现于周朝,距今已2000多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闽,为东南越蛇神。”福建自古多蛇,居住于福建的古代氏族把蛇奉为图腾,作为崇拜的偶像。故秦始皇设都时,改“东越”为“闽”。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后升建州为建宁府。一府五州二军,共计8个,故福建号称“八闽”。
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第一次出现“福州”。开元21年(公元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就首次出现“福建”之名。
福建最早设省,是明1356年撤去福建路,成立成立福建省。
五、福建那座山最有名的
武夷山,玉女峰,龙岩关寨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