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人是蒙古人吗?

极地旅行网 2023-04-05 09:24 编辑:admin 166阅读

一、西伯利亚人是蒙古人吗?

西伯利亚最早的居民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部落族群,如布里亚特人, 图瓦人, 和雅库特人。他们的后裔现在仍然生活在那里。其他少数民族包括: 通古斯人, 楚科奇族, 科里亚克族, 尤卡吉尔人。参见俄罗斯北方原住民。

大约70%的西伯利亚人都是住在城市的,住在小型的单位。而大多数住在郊外地区的人,生活较为简单,并居住在大型的木屋。新西伯利亚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人口达150万人。托博尔斯克、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及鄂木斯克是较旧的城市。

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领土。西伯利亚因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西伯利亚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乌拉尔山以西迁入的开发者,包括沙俄帝国时期流放者的后裔,这些人都属于白种人。一类是西伯利亚原有居民,属于蒙族血统的黄种人。所以,西伯利亚人有蒙族人,但不是蒙古人。

二、美洲印第安人比欧洲人更早发现世界?DNA和红薯证明他们的冒险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是欧洲人发现了新世界――美洲,不过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很可能是美洲人比欧洲人更早发现世界,他们在1000年前就到过南太平洋。

我们知道,现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居民,比如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的土著居民,其实是亚洲人的一支。

他们属于南岛语系,数万年前乃至激没数千年前从亚洲东南部出发,一路漂洋过海,最终定居在南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上。

根据目前流行的看法,16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南美洲,随后两个世纪,欧洲探险家陆续发现南太平洋各个岛屿,将二者纳入世界文明。

不过,新的研究表明,美洲印基肆第安人比欧洲人早800年到达波利尼西亚,换句话说,不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波利尼西亚,人家两个文明早就自己接触了,证据就是DNA和红薯。

美国和墨西哥的研究人员运用遗传学技术,在现代波利尼西亚人中发现了美洲原住民的DNA。

根据统计分析,美洲印第安人冒险家首次与波利尼西亚人交往的日期,大约在公元1150年。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论文内容说,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大概在1000年前同时到达马克萨斯群岛。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亚历山大・约阿尼迪斯(Alexander Ioannidis)说,红薯是证明这项冒险的关键线索。

他说:“红薯原产于美洲,这谁都知道,但在数千英里以外的马克萨斯群岛上,我们也发现了它的古老样本,表明红薯在这里繁衍了很长时间。”

“最重要的是,波利尼西亚语言中红薯这个词,似乎与安第斯山脉的美洲印第安人语言中的词有关。”

有人对这个研究结果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不一定是美洲原住民出海冒险,把红薯带到了数千英里之外的海岛,也有可能是波利尼西亚人在南美洲登陆,带回了红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亚历山大博士的研究团队又研究了DNA。他们挑选了15个不同的美洲原住民群体以及17个太平洋岛屿作为抽样地点,分析了807位现代波利尼西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DNA。

最终他们发现,波利尼西亚的身上确实有美洲印第安人的血统。这项DNA证据说明,波利尼西亚人和美国原住民发生了“共同接触事件”并互相通婚。

通过DNA溯源,他们之间的通婚发生在公元1150年,当时欧洲还处于中世纪。

亚历山大博士说:“公元12世纪,南太平洋岛屿最初是由波利尼西亚人定居的,一批勇敢的美洲印第安人乘风破浪,来到了波利尼西亚的海岛上。

“他们跟当地人关系处的不错,不仅留下了红薯,也留下了自己的DNA。”

“如果你想全面全面了解世界史,那就必须抛弃以欧洲为主视角的故事,那只是一面之词,我们不知道其他人的经历,那时因为他们从来没机会讲述自己搏铅轿的故事。”

三、印第安人是白种人吗?

后世的基因检测表明,印第安人跟中国人基因对比没有多大关系。

今天对于印第安人的基因进行分析,慎和发现他们祖先非常复杂。印第安人自春逗然属于黄种人,他们有蒙古、匈奴、满通宽森盯古斯语族、波利尼西亚族血统。

一般认为,这是他们的母系血统,大体来自于东亚大陆北面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游牧民族不断混血的结果。至于波利尼西亚族,则是后来通过太平洋到达北美的黄种人。但是,印第安人的父系血统较为复杂,有部分白种人的血统。

基本信息:

在很久以前,印第安人的祖先大都是游牧民族,大体来自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经过长期的不断混血最终形成了印第安人母系血统的祖先。

而他们的父系血统也是非常的复杂,在父系血统中有着一部分的白人血统阿拉伯人,叙利亚人的祖先,就仅仅白人血统就来自世界各地,单单从血统上来看,印第安人就不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

之前网上有这样一种传闻,说印第安人是商代遗民东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航海技术根本不可能有横跨太平洋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说他们是黄种人,在血统上和中国人比较亲近,但是印第安人绝对不是中国人的后裔,也不是和中国人一个民族。

四、印第安人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

印第安人是黄种人。

根据人类肤色、发色、眼色大塌、身高亏仿塌等外部体质方面的特征,印第安人皮肤略带黄色或浅棕色,头发黑而平顺,颧骨突出,属于黄色人种。

印第安人是指北美和南美大陆原有的土著居民,该居民外部体质特征表现为皮肤略带黄色或浅棕色,头发黑而平顺,颧骨突出,具有蒙古式的上眼皮皱纹,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属于黄种人。

扩展资料

印第安人,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至今均没有公认的分类。

16世纪,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

美国联邦法律称呼这些少数族裔时,将不再使用“印第安人”等具有“歧视性”的词汇。而由“美洲原住民”取代。

玛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销圆,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构成了多样的美洲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

“玛雅”是为了方便而起的他们的一个集体的称号,这包括为该地区贡献某种程度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人。但这之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种族群体,他们中谁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第安人

黄色人种,蒙古人种。

第安人之谜

1492年,哥伦布经过漫长而枯燥的海上航行,突然发现在他的视野里出现了一线漫长的海岸,他登上了岸,迎接他的是当地的土著。

当时的哥伦布,并没有意识到他脚下踩着的是一块新奇的土地,他以为那是笑扮纯书籍上早已记载的东方古国印度。因此,他漫不经心地称他们为“印第安人”。

迄今,拉丁美洲尚有2000万印第安人的后裔。

印第安人是在遥远而孤寂的美洲土生土长的吗?不!印第安人是从遥远而冷漠的星宇破空而降的吗?也不!现在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大多认为,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而来的。这些迁移而至的部落,才是美洲最早的发现者,他们比哥伦布至少要早几千年。

至于是什么种族或部落,通过什么路线迁入了美洲,史学界却是众说纷坛,尚无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欧洲移民说”。此说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欧洲大陆向北经冰岛和格陵兰岛进人美洲的,也有人认为,欧洲人是通过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

二是“南太平洋岛屿说”。此说认为亚洲人经过南太平洋的岛屿,逐步移入美洲。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本来就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通过南太平洋岛屿进入美洲的。三是“非洲移民说”。此说认为非洲黑人,特别是努比亚人、马里人,都有可能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四是“白令海峡说”。此说认为是蒙古人种的亚洲人、在4万年和1.8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结冰的“走廊”,从阿拉斯加进入美洲大陆的。

第四种说法影响很大,赞同者也最多。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提出“华北人说”,用引人注目的证据,论证了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他们可能是一批寻找安憩之所的仓皇逃窜的罪犯,也可能是一批敢于冒险、结伴觅食的猎人,他们才是杳无人迹的蛮荒的美洲的开拓者碰咐。

殷即商,商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王朝。

大约是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 国王。

当时的纣王,正率大军,征伐位于今山东省的“人方国”,大获全胜,然后,匆匆地赶回安阳过年。正月初二,武王兵临城下,而他的大军还在返回的途中,他不得不驱使大批的奴隶、俘虏和平民应战,结果大败,纣王自焚而死。

武王死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谋反,企图复国,周公进行了第二次东征,武庚战死,叛乱平定,殷人见复国无望,只好纷纷出逃。

殷人到底逃到哪儿去了呢?有的学者认为;就是美洲。

早在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断想。70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缺蚂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左传僖公十六年》中载“六o退飞过宋都”,这几只退飞的“o”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不是古人的梦幻,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前的 2136年,殷人的后裔就带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鸟。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美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金字塔,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仅仅只是“锥”形相似,而“棱”状全非.“锥”、“棱”全似的则只有中国的“金字塔”。

我国山东曲阜的少昊,陕西十数座汉皇陵,特别是吉林集安县的正方锥形体“将军坟”,与墨西哥“金字塔”的形状、大小、石室结构以及筑为单数的石阶相比,如出一人之手。其中,以少昊陵为最古,陵顶有庙,石筑台阶,俨然是一座墨酉哥“金字塔”。

还有,中国人崇尚龙,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图像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商代,而3000年前的墨西哥奥尔梅克文化中,甚至在美洲其他印第安人中,也出现了镶嵌着龙状的石刻和龙蛇交尾的图像。

还有,我国古代传说,伏羲、女娲兄妹婚配,以传人类;古代的墨西哥的一些民族,主要由祭司来管理,他是天神的化身,另一个女祭司,则是他的妹妹和妻子,她代表着地。这表明,“内婚制”在中美两地的古代,不约而同地流传。

远隔重洋,滔滔万里,中、美两地的这些相同的文化观念,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吗?然而,殷人又怎么能渡得过那迢迢烟水呢?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滨海民族,绵长的海岸和烟涛迷茫的广阔的海疆,本来就足以诱发人们无穷的遐想。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战败者越海而逃的事屡见不鲜:最早的出现在夏朝末年,《尚书大传・汤誓》中说:“桀日‘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500人俱去。”那就是说商汤――殷人的祖先在战胜夏桀的时候,就出现过五百人越海而逃的事例。

后来,秦始皇灭齐的时候,田横也曾率领500壮士越海而逃。

殷人本来就是个航海的民族,《诗经・商颂・长发》中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统一)。”他们管辖的范围本来就延伸到了“海外”,到他们战败的时候,越海而逃就是很自然的了。

然而,他们能渡过茫茫的烟水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1852年,美籍华人乔治・休从广东偕数人驾小艇8艘,就曾沿着黑潮漂至加利福尼亚州,他同他所乘坐的小艇照片,被保留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博物馆里。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美籍华人物理学教授周传钧博士,30多年前在他还是个渔人的时候,就曾偕同四人,不假其他动力,驾木帆船,用了63天的时间,沿黑潮暖流横渡太平洋获得成功。在他之前,他的一位同事的父亲.也因一批木船被台风刮向黑潮暖流,最后也漂流到了美洲。

与此同时,一批勇敢者也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试验。

一位名叫图尔・海耶达尔的挪威旅行家,仿造古人埃及的船只,建造了一艘纸莎草船“拉”号。1969年,他就乘坐这艘船从摩洛哥横渡大西洋。来到了美洲沿岸的巴巴多斯岛。

1981年12月,另一位勇敢的探索者,36岁的法国人克里斯蒂安・马蒂,乘坐一艘面积只有2平方米的带帆水上滑板,经过38天的航行,于1982年1月18日到达了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市附近。

这些勇敢的实践,说明了跨越茫茫烟水的可能。

据考证,周公平定叛乱为秋九月,渤海、黄海、东海已开始刮北风,如果殷人此时下海,那么北风、黑潮、西风漂流会促使他们走以下路线:舟山群岛―一台湾北部――一琉球群岛――日本南部――一阿留申群岛南部―一北美―一加利福尼亚――墨西哥,顺风顺水,简直是一帆风顺。正如沿着黑潮横渡过太平洋的周传钧教授所说:“古代中国的船舶不被漂到美洲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有足够的食物、淡水和思想准备。

另外,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自称是3000年前,经过“天之浮桥诸岛”而来,这与殷商灭周的时代正好一致。住在支华华的殷福布人自称是中国血统,每天见面都说:“殷地安”,意思是“殷人新地平安”。

也许,当哥伦布初次踏上这神奇的土地,见当地居民友好地向他道:“殷地安”,他便以为是“India”了。后来,哥伦布又到古巴时,他以为是中国南方某省,这个地理错觉他至死都执迷不悟。正如美国历史学会执行会长塞缪尔・盖蒙所说:

“事实是,不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是美洲人发现了哥伦布,他迷路了。”

许多考古发现令人震惊。

在奥尔梅克遗址中,曾出土过一批雕像,都是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但却都长头少发,而《御览》引《晏子春秋》:“汤,长头而寡发”,汤,是商朝的开国国君,经著名人类学家斐文中教授解释,它们是由“人工缠绕变形的”,这是北方沿海东夷人的风俗、至今山东半岛仍有此风。

汉字在美洲不断被发现,迄今已有59个。房仲甫先生经过潜心研究,发现美洲与中国商代文化明显相似之处有7点:土墩、雕像、饕餮纹、祖石、虎神崇拜、“四合院”式的建筑物以及与甲骨文相近的文字。墨西哥拉文塔有一处土墩遗址,是美洲最早的祭礼场所,其建筑年代与内容和殷人“封禅”仪式完全一样;秘鲁查比国文明与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都崇拜虎神,在安第斯山上的神殿里有一座高大的半人半虎石像,和商代立雕的虎首、人身、虎爪明显地一脉相袭;印第安人的饕餮纹与商代相同,美洲出土的一个陶器上,

的殷人对迢迢烟水的特殊的怀念之情。

1975年冬,鲍勃・迈雷尔在加利福尼亚海底捞到一块重152千克,中穿一孔的石柱,经考古学家莫里亚蒂和皮尔逊鉴定,这是一个船碇,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北美沿岸从未发现过此类人工石制品。1980年8月,北京大学安泰庠先生鉴定,这些“石锚”与台湾中、东部的灰岩同属一类,而广州的一座东汉古墓中的陶船上,却吊有这种石锚的仿制品,因此,它只可能是中国人远航美洲的遗物。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墨西哥奥尔梅克发掘出的16个玉雕和6个刻有汉字的玉圭,玉圭上的汉字现已被破译出来。

第一块上刻有“俎患氲浴薄<氲允怯皇系某づ笊痰淖嫦取

第二块上刻有“ 妣辛”,帝 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祖先。

第三块上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 瞒,并 ”,是祭祀少昊, 尤,先祖多妇, 相士和王亥等人的。

第四块上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

这些文字,这些和殷商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字,总该不会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吧?

印第安人属烂消于黄色人种。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属友历橡于黄色人种。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好旁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说的语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或者称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情况均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公认的分类。印第安人也分为很多种,玛雅人就是印第安人的一个种族。

印第安人是黄种人,其祖先在亚洲大陆,这被多数人所认同握配。近代考古又发现,古代印第安文明与中国殷商文明有诸多相似之处,引起人们关注,段老指有学者甚至认为印第安人含判是殷人后裔,是中国移民的后代。但是这种观点并不被主流认可。

印第安人属于北美原住民,是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