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分区详解

极地旅行网 2023-05-23 05:11 编辑:admin 295阅读

(一) 东亚音乐文化区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的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 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东南亚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部和岛屿部两大部分。

东南亚地区在音启纤乐形态方面,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在分布于北部山岳地带的藏缅语族或帝镇态汶岛和龙目岛等岛屿部的多声部民歌和音乐感觉的共同性,横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的铜鼓、铜鼓类的金属打击乐器群的系谱和分布等,都是这一音乐文化区的较为独特的特征。

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音乐审美特征表现在对青铜、竹制乐器的朴素、清新、稳健音乐美的喜好。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如下特点:(1)以青铜和竹为主要制作材料的乐器。(2)以二拍子、四拍子为基本节拍。(3)以七平均律为特色的律制。(4)以注重横向旋律发挥的单音音乐为基本音乐织体。

(三) 南亚音乐文化区

指的是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一地区也称为印度音乐文化区。

在音乐方面,自古以来,以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的印度古典艺术音乐成为本地区的高峰。在印度古典艺术音乐中,以北印度为中心的印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得影响,南印度的卡纳提克音乐具有比较原型的印度特征,这两股潮流几乎覆盖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由这些古典艺术音乐变化出来的各民族的民俗音乐,在印度音乐文化区有十分广阔而深远的影响。

另外,虽然在古典音乐理论中有以22不平均分割的所谓22律的音组织出现,但是,现实音乐生活中,多以四分之一音等微分音形式在这一音乐文化区出现。

略述南亚传统音乐的特征。(1)印度音乐在南亚的主流地位。(2)南御旁源亚各国音乐的多样性。(3)音乐艺能与宗教、民俗的紧相关联。(4)鼓类乐器和拨奏弦乐器得以充分运用。

(四) 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西亚,在地理上指的是亚洲大陆西部一带,由阿拉伯各国、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组成。

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区来看,除以上国家之外,还应包括北非沿地中海岸的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一带。另外,前苏联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哈萨克、土库曼各国也可以涵括其中。在音乐方面,西亚、北非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世界音乐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古代的许多种类乐器,在王墓的浮雕和考古发掘中得到确认。同时,这样的乐器原型和使用这些乐器的音乐的古老样式,也沿着文明的潮流而向东、西两方传播。这种倾向,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其后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尤其是中世纪的伊斯兰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中世纪的阿拉伯宫廷音乐,是在当时的先进文化地区伊朗(波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世界上富有光彩的音乐。关于它的乐器桑图尔( santur )、卡农( qanun )、乌德( ud )、纳依( nay ),以及音乐、舞蹈、音乐家、音乐理论等,在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和阿尔伊斯发哈尼《歌书》中有详细的叙述。此后,这样的音乐体系向南亚、东亚、东南亚和欧洲传播,自身不断地产生变化,也不断地给当地文化施予影响,成为它们革新的动力。另外,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代,其军乐给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予以许多影响。即:其乐队编制发展变化为西洋的铜管乐队,军乐形式的本身也成为向艺术音乐发展的一个基础,产生了土耳其风( alla turea )的作品。

西亚、北非传统音乐的特征:(1)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音乐特征: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的有条件的带腔性;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法体系;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乐器运用的共同点。(2)民俗音乐的多样化。

(五) 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主要音乐体裁形式有:(1)民俗歌唱:在黑人非洲的社会里,歌唱成为从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自然行为。另外,拥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或半职业音乐家也成为黑人非洲的特征之一。 (2)民俗舞蹈与歌舞、乐舞: 在黑人非洲的音乐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黑人非洲的舞蹈按其表现内容和运用场合来分类,大可以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从舞蹈表现手段的形式特点来看,黑人非洲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歌舞、乐舞、假面舞、高跷舞等。

乐器与器乐: 在黑人非洲的乐器中,鼓和鼓乐是最具特色和最为重要的乐器和器乐,不仅种类多样,节奏丰富,表现力强,而且被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非洲乐器的类别有: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

黑人非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讲求打击乐器节奏、音色变化的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有如下特点:(1)以鼓为代表的打击乐器在黑人非洲音乐中具有重要位置。(2)复杂多样的节奏。(3)音阶、旋律和演唱形式特征。(4)多声部唱法。

(六) 欧洲音乐文化区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欧洲人口密度大,民族复杂,语系丰富。宗教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以上地理、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环境等为丰富多样的欧洲音乐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然人文背景。欧洲音乐文化区划分为:西欧和西南欧;中欧和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和北欧;东南欧。

略述欧洲传统音乐的特征:欧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追求富于动力性的复音音乐美。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乐音:音过程中没有有意运用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些变化。即使有某些带腔的音,也只是下意识的偶然运用,其观念上强调的仍然是乐音的固定性。(2)调式、旋律:比较典型的欧洲音乐的调式,是以四音音列作为基础的。这些四音音列中,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由它们之间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有三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3)节拍、节奏: 在欧洲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虽然也有自由节拍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但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功能性均分律动节奏。也就是说,它的强弱拍是有规律地、按小节线的划分而循环往复地出现的。(4)织体:在欧洲许多民族的音乐中,除了单声性织体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多声性织体,其多声部思维是以纵向性为基础的,即:在注意横向旋律流畅的同时,十分讲究声部之间的纵向关系。伴奏多采用传统和声进行。(5)乐器:欧洲的乐器以风笛、提琴、吉他、手风琴为特色。

(七) 北美音乐文化区

地理上的北美洲指的是位于西半球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的土地。北美音乐文化区主要是由加拿大、美国以及丹麦属格陵兰岛等构成。在北美音乐文化区的居民中,北美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从欧洲、非洲和世界其它地方迁来的移民及其后裔,他们对北美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美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表现出对多元共处色彩缤纷音乐美的追求的特点。也就是说,多种来源的居民各自保存着他们原居住地的多种音乐,相互之间也有混合交融,并产生新的音乐体裁形式和音乐特点,但是相互之间在风格方面仍有较明显的差异,而在总体上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其中,既有原住民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的音乐,也有来自于欧洲的英语系、法语系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还有来自于非洲黑人的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以及亚洲各地移民及其后裔的音乐。

(八)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拉丁美洲是指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广大地域。由于拉丁美洲这一地区在历史、语言、文化方面长期受到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影响,所以人们习惯于把它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因此,具有广阔多姿、丰富多彩的特点。

略述拉丁美洲传统音乐的特征。(1)拉丁美洲音乐中的印第安因素。(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欧洲(伊比利亚)因素。(3)拉丁美洲音乐中的非洲黑人因素。

(九)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大洋洲的居民大致上都是属于海洋民族。特别是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的人,很多都熟知有关天文和潮汐的知识,掌握了出色的航海术,所以,他们从中国的南部和东南亚一带开始沿着岛屿移动,定居下来,再一次移动,经过这种复杂的民族移动的轨迹之后,可以说,广阔的海域成了他们自由驰骋的天地,是他们理所当然的居住环境。正是在这种被海域包围着的岛屿上,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演奏音乐的场合相似,制作乐器的材料相同,所以,音乐的风格、样式相似相通,乐器形状有许多共同性的特征,因此,形成了大洋洲音乐整体上的等质性。

大洋洲音乐文化区原住居民的音乐审美特征是追求崇高自然的音乐美。在音乐内容、体裁形式、旋律节奏音阶、乐器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音乐内容: 作为海洋民族的大洋洲的人们,有很多以航海术、祖先居住的岛屿情况以及渔业生产、皮艇制作技术知识等为歌词内容的歌唱; 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们,则以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环境、在这类环境中经历过的狩猎采集生活、以及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为主要歌唱内容; 渔民、山民都把动植物和先祖之灵当作无法替代的守护神来进行神格化。在维护社会组织上,明显地表现出像法律那样的作为一种必要的行为规范,所以,产生了许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相混杂的故事作为歌词来歌唱的曲目;把史实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或者是故事性地进入角色歌唱,在仍然流传的摇篮曲中可以典型地看到。慢慢地、舒畅地发声,反复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的旋律型,展开着历史故事,成为在线条性的时间流动中来解释历史的最好说明。(2)音乐体裁类别: 从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确地区分为:由集体来完成的艺能,如:合唱、合奏、群舞;由一个人表演的独唱、独奏、独舞。从社会习惯看,男女各自分别保留着独立的曲目。另外,对声乐的重视程度胜过纯器乐;让复数声部重叠歌唱的多声性织体,在许多岛屿上都得到广泛流传。例如:在波利尼西亚,原来就有多声部合唱;在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地区,可以听到不同旋律同时重叠交错在一起的对位性多声歌唱。 (3)旋律节奏音阶:在大洋洲的各种音乐中,旋律型和节奏型几乎都以规范化的模式被传承下来。因此,全部歌唱的曲目是随着歌词创作 而不断增加的,经常看见把时事性话题立即编成歌词来歌唱的情况。(4)乐器:各地的乐器,在材料和构造上所显露出来的细微不同,给大洋洲的音乐带来了音响世界多样性的特征。大洋洲的乐器中,最重要的是体鸣乐器。

以上就是世界民族音乐九大分区的详解。

其中,有一些是我照王耀华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打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网上的一个课件中拷下来的。如果有错字自己改一下吧~

网址:

……

你就把最后.htm前面的数字换成3 或4――9 就可以了,一共9个。

又温习了一遍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

(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三桐源)南亚音乐文化区

(四)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五)黑人非迅蚂洲音乐文化区

(六)欧洲音乐文化区

(七)北美局昌态音乐文化区

(八)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九)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东亚还包括西伯利亚、中亚五国和阿富汗。

五声音阶在其它地区也有指州链,如印第安人、黑人、波利尼西亚人唯孙、凯尔特人(在苏格头兰等地)。应该是各自产生的。

欧洲是七声音阶。但匈牙利民间也有五声音阶,后者恐怕是由匈奴人带去的,它的民歌很像我国裕固族的。

西亚有七声音阶和八声音阶。

我就知道这些了迹纤。